第0532章 鸿沟 (第3/3页)
了国士无双!似殷浩其人也是应运而生的。”
两晋之时,特别讲究门第观念、血统出身。
如果出生于世家大族,不用自己怎么努力就可以得到显赫的官职,而如果生在平民家庭,则是不管你如何奋斗也几乎不可能进入上流社会,甚至连当个小官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就冉闵所知道的,有一个是例外,便是已故的东晋名将陶侃。
陶侃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全靠母亲把他抚养长大,母亲为了他能有一个好的发展,特别鼓励他去广泛结交成功人士,甚至剪掉自己心爱的长发为他筹集与朋友交往的资金。
陶侃明白母亲的一片苦心,不仅自己努力上进,对母亲也更是非常的敬重。
所以当他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到县里当了一个小官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给母亲弄了一坛子咸鱼捎回家,想让她老人家饱饱口福,却不想母亲不仅把鱼退了回来,还写信责备他不该损公肥私。
陶侃脱颖而出,以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伐张昌、平陈敏、讨杜弢、征苏峻,安定广州、镇守长江中游,不仅对东晋初年政治局面的稳固起了重要作用,也为自己打下了一片天地,由寒门子弟跃而成为别人不能忽视的一股势力。
这些成就,与他严于律己、不断进取是有很大关系的。
当然了,陶侃也不能说完全是寒门的。
其父陶丹,孙吴时曾当过边将,官至扬武将军。
扬武,是杂号,地位不高。
陶侃先世无显赫仕宦可以溯记,年轻时又当过寻阳的“鱼梁吏”,说明其家属于“寒门”这类社会地位很低的阶层。
西晋灭吴后,中原人称江南人为“亡国之馀”,江东士族在政治上也受到中原士族的排斥。
姑且算陶侃出身寒门吧。
这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事,对此,没人敢去质疑。
冉闵一针见血地问道:“如何才能让东晋朝廷用殷浩为晋军统帅?”
“这个不难。陛下岂不闻赵括之故事乎?”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532章 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