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1章 假节钺 (第2/3页)
镇守汉中,假节,但在弹劾李严联名上表时却为“使持节”。倒不是魏延虚名较高而实权较低,而是代表皇帝不分大。
而孙虑“假节”开府,长期驻军镇守、统治一方,却没有短期代理之意。相反的,汲黯私自“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本应为假节,即临时借用节杖而事后归还,但是此行却视为持节。
而汉武帝在发兵收捕太子时,为示区别(因为太子亦拥有节),特意将节杖改色,这也左证节杖原来无高低之分,否则汉武帝直接明示使持节不就高于太子的持节或假节,何必担心皇令与太子令相混淆?
晋朝使节开始区分层级,“假节”、“持节”和“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代表不同的权力和名望。
假节,就是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
持节,就是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使持节,就是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假节钺(或假黄钺),就是可杀节将(含假节、持节、使持节)。
钺为斧钺,一种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必然专属君王,故偶尔暂借人臣,应为假节钺而不为持节钺。
孔明被“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及“亲秉旄钺以历三军”,指的就是假节钺。
因为无论是谢安还是桓温,都是持节的权力,殷浩为降服他们,特地向褚蒜子和司马昱求来的这个假节钺!
“都坐吧。”
殷浩挥了挥手,随即掀开甲裙,就跟众将一起坐到地上。
眺望着远方的山川河泽,殷浩指着对面的阳武城,声音低沉地道:“本都督已经考察过阳武的情况了。现如今我军与魏军在阳武、固山、尉氏一线对峙,冲突不断,但是罕见大战。魏军龟缩不出,咱们一时之间也奈何不了他们。”
“但是诸位啊,我六七十万大军聚于此,每日人吃马嚼的,消耗甚多,凭我大晋的国力,这场战事支持不了多久,最多到明年!魏人是铁了心要跟咱们打这一场消耗战,所以一直龟缩在他们坚固的城池、壁垒里面。”
“他们耗得起,我们耗不起了!”
“凡兴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都要花费千金,前后方动乱不安,戌卒疲备地在路上奔波,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