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南下 第0609章 代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09章 代价 (第2/3页)

尤其是在草原上作战,战线拉得太长了,魏国根本不可能派出太多的兵力。

    要知道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军力比拼,萧何在刘邦心中的分量比韩信重,李善长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比徐达重。

    如果韩信、徐达是拳头,那么萧何、李善长就是供应血液的心脏,他们搞钱搞物的能力才是根本性的决定因素。

    汉朝初期的疆土面积仅有二百万平方公里左右,贫弱的汉政权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面对周边四夷的侵扰大多时候都是忍让退守。

    汉武帝即位后一改汉朝对外温和的形象,先后大规模派兵征讨闽越、匈奴、南越、朝鲜、大宛、西南夷,可谓是四面八方无不出击。

    甚至也是无往不胜,先后在国家的东南西北增设了五原、武威、儋耳、文山、乐浪等30余个边郡,使汉朝的疆土面积飙升到约1000万平方公里。

    起初虽有前任皇帝们积攒下的财力,但是几年战争打下来,国库很快就告急了。

    尤其是与强敌匈奴的较量,密集的大规模征战前后持续了15年,期间累积动用兵力达到100多万,数次深入匈奴腹地与敌决战,对国家财政实力的考验是巨大的。

    这种大规模军需物资的筹集、漫长补给线的转运、数十年的连续作战,显然也不是农业经济所能够负担的。

    所以后世人不免疑惑,同样是遇到一位爱折腾的皇帝,为什么西汉没有像秦始皇搞垮清朝、隋炀帝搞垮隋朝那样,在汉武帝手里垮掉呢?

    这个问题可以换一种问法:汉武帝相比于秦始皇、隋炀帝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军政能力上或许难分上下,但财政能力上绝对是汉武帝更胜一筹。

    汉武帝没有把战争的负担全压到农民身上,他搞钱的策略可以归纳为三大法宝:征收工商税、盐铁官营、收回钱币铸造权。

    当时西汉是典型的国穷民富,在几代皇帝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商贾们是最主要的既得利益群体。

    《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了当时商业繁荣的景象:“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汉朝都城长安所在的“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关中以三分之一的土地、三成的人口,占有了六成的财富。

    “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由于巨富的商贾太多,有车一百乘、有船一千丈的,才能称得上是大商贾。

    于是,因打仗而财政吃紧的汉武帝,祭出了他的第一大法宝:征收工商税。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下令“初算商车”,向商贾征收“车船税”,规定:“商贾人轺车两算,船五丈以上一算”,一辆车要纳税240钱,一条五丈以上的船要纳税120钱。

    车和船是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汉武帝的这则税令可以说是盯准了商贸活动的死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初算缗钱”,这是一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