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7章 最大的士族 (第2/3页)
读书在历朝历代更是一种极其稀缺的资源,穷人的孩子早早便出去做农活了,那么对于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穷人来说,那些读书人说什么是对的,便是对的,所以,要忠君,要三从四德,要听父母官的话。”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统治才能稳固,他们的统治才能长久!而且,在士族之中,家族的地位不同,所能研究的也不同。”
“司马家是研究史学的,所以他们只是一个二流的士族。经学是一流士族才能研究的!就像荀彧的颍川士族,崔琰的河北士族。”
听到秦牧这般深度剖析士族的厉害之处,冉闵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朕其实也知道这一点!为什么士族多出人才,而寒门子弟则是少有人才?不是士族全是天资聪颖之人,骨骼清奇之人,天赋异禀之人,而是他们自小便受过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比较好。”
“而寒门子弟,因为自身条件所限制,没有办法念书,也没有办法通过念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故而,朕才在全国各地广建官学,予穷人家的孩子启蒙,有较为聪明的寒门子弟,也能得到奖学金,进入更高的学府入读。”
秦牧淡淡的笑道:“陛下这么做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为了扶持寒门子弟来对抗士族子弟。”
“正是。”
“那陛下应该知道,土地兼并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结果。寒门子弟有朝一日,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了,成为了身份尊贵,地位显赫的官员,他们将成为新的士族,这是不可避免的。而新的士族崛起,所需要的资源就更多了,所以他们往往会更加贪婪地去窃取国家的土地,让自己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秦牧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虽然臣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说,无论是新的士族,还是旧的士族,就是这样的贪婪,而且新的士族比旧的士族更加贪婪!千百年后,大魏灭亡了,一个新兴的王朝取而代之,到时候损害大魏自身国力的,就是这些新兴的士族。”
“……”冉闵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无言以对。
秦牧又道:“陛下应该知道汝南袁氏吧?”
“是那个四世三公的袁氏吗?”
“不错。”秦牧微微颔首道:“汝南袁氏,在东汉时期是颍川众多士族之中的顶级豪族。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
“东汉末年之时,袁绍、袁术两兄弟一南一北,笼络了大量的士族,获得钱粮、骏马不可计数,整个天下的战争似乎都是围绕着他们二人进行的。袁绍差一点就统一了北方,更是当时成为天下之主的热门人选,就连不可一世的曹孟德,都一度沦为袁绍的附庸。可想而知袁氏家族有多么强大了。”
对于汝南袁氏的事情,冉闵还是颇为了解的。
毕竟作为一国之君,给他治理地方的大多是这些士族,不好好了解他们怎么行?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有这样的先天性优势,有这样的大好资源,袁绍、袁术这两个憨批居然没能一统江山,结束自黄巾之乱以来的东汉末年的乱世,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在冉闵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