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争论 (第2/3页)
国家再怎么努力,世家子弟和普通百姓的孩子也不可能站在同一起点。
同样的年纪,世家子弟已经开始学习各种业余活动,开始进行高端知识的了解。
这样的资源是普通家庭给不了的。
同样是十二岁,世家子弟已经开始进行君子六艺中的骑射。
可百姓子弟能做到吗?
同样是十五岁,世家子弟已经跟着家里的大人进行经商学习,政治文化接触,去往蛮荒之地试炼,还是在家族兜底不用担心出问题的那种。
可百姓子弟呢?他们做不到这一点,光是经商学习这一点就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
这可不是说你自己做两个小生意就能弥补的。
你做小生意,钱财浮动撑死在几十贯,人家随口一张就是几千贯几万贯的生意。
基础差距是最不好弥补的。
李宽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普及教育,而不是走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需要投资的东西太多,不是他能承受的起的。
如果大唐走精英教育,那么每年能培养出来的人不超过一百个。
国家都没有那么多资源给他们用。
有一句话说的好,为什么开国时的那些大人物他们的出身都比较好,因为他们的才华是真的被家族支撑起来的。
某个伟大的超级大人物,在青年求学时期,为了看各个学校的风景,一个月换一次学校,换一次学校的学费是一块大洋,不退的那种。
那可是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他一年换十几次学校。
还有大量的出国留学人员,他们的钱,都来自于家族支持。
这是最基础的差距,也是最弥补不了的差距。
马周脸色相当难看,他知道李宽是给自己面子,才会一点一点和自己解释。
深呼吸一口气,马周问起另外的话。
“您接下来打算怎么做教育方面的方针?”
“魏征老头手里一直握着一部分教育的权利,就是在等你的回复。”
李宽眼神闪了闪,那群老头都退的干净,就只有魏征,一直握着一部分教育的权利。
他也没有追究过,毕竟教育这块,必须得由老人来负责。
如今马周突然开口,他猜测,这是以魏征,马周为首的一部分老人来询问处理办法的。
眨眨眼,李宽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