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一百零五章:去迎天子,不惜一切代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去迎天子,不惜一切代价! (第2/3页)

房。”

    荀攸拍了拍他肩膀,安慰到。

    你不是一个人。

    不过,主公既然想通,还是正事要紧,先把战略商定再说,二人齐齐看向荀彧。

    荀彧点了点头:“来都来了,一起去吧。”

    于是,一行人上了马车,再次去见曹操。

    “文若,我想好了,应当迎接天子,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迎回来!”

    刚一进门,曹操就快步出来,紧紧拉着荀彧的手。

    果真如此!

    荀攸和程昱各暗叹一声,跟着走进去。

    再来曹府,曹操的反应已截然不同,没再坐回主位,引荀彧等人入座后,他干脆在一旁坐下,不时还起身。

    显然有些急。

    这是受啥刺激了啊!

    几人啧啧称奇,主公可极少流露出这种情绪。

    “我若出兵上洛阳,袁绍定然不会看着,必定阻拦。”

    商议一阵后,终于到了最关键的节点。

    天下群雄,自反董联盟开始,如大浪淘沙一般,已经有不少英杰随滚滚大江去了。

    剩下的袁绍自不用说,曹操定兖州,拿徐州,如今还在往豫州出兵,隐隐有分庭抗礼之象。

    曹操很清楚袁绍,知道他不会干看着。

    “袁绍必定动!”

    “不若谋而后定!”

    “先低调谋划一番。”

    “不错,暂且先命人与天子联系上再从长计议。”

    荀彧点了点头,看来把荀攸二人叫过来不错。

    这二人都是当今顶尖的谋士,给出的主意很不错。

    “天子归东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如今也不知道洛阳情况如何,要是陛下也有意,有内应的话,就容易许多。”

    几人快速商议着,荀彧很快理顺了几人思路,而想到天子受苦,他这个汉臣自是心有苦涩。

    这同样是他一定逢迎天子的原因之一。

    在洛阳,在其它地方保不准,来兖州的话至少还有我荀彧看着。

    “很难了!”

    曹操面带苦涩:“刚才来了消息,我们进洛阳的路已经被堵死,张杨关了城门,路过人等皆要经过层层排查。”

    从兖州进洛阳,说白了就两条路。

    豫中通道有天险,极不好走,而张杨卡在了豫北通道上。

    之前曹操表兖州牧,给荀潇表功,走的就是这条路。

    然而,现在此路不通。

    当然,也可从南阳绕一圈进关中,但现在天子已经不在长安,绕一大圈联络一次都要很久,更不用说把天子迎接回来。

    “袁绍,这些年张杨一直在向袁绍靠拢!”

    “看来袁绍已经有所预料,在防备主公。”

    “袁绍若是要争,倒是更紧急。”

    荀攸几人都是聪明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关键。

    几人跟张杨势力并无交情,况且袁绍势大,他就早想靠拢。

    也就更不会因为此事得罪袁绍,形势更麻烦了。

    “不管多大困难,天子必须迎回来!”

    “我等汉臣世受皇恩,怎可见陛下在洛阳受苦?”

    “你们想办法,不惜代价迎回来!”

    曹操突然的大喝,将荀彧都喊懵了,说完便丢下众人直接走了。

    啧啧。

    我都没急,你怎么急了?

    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最近是受了啥刺激啊……

    ……

    河内,张杨所在之地。

    一名体型富态的中年儒生回到府邸,泡了一壶好茶,又叫来探子问了一遍当今情报后,这才惬意躺下。

    此人名叫董昭,当年举孝廉入仕,后又成为袁绍的参军。

    在界桥大战袁绍与公孙瓒血拼时,当时舆论普遍看好猛男公孙瓒,袁绍手下钜鹿太守李邵和郡中士族准备叛变。

    腾不出手的袁绍便派董昭去夺权。

    董昭到钜鹿之后,二话不说闹事士族的领头孙伉等人,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之际又迅速展开慰问,忽悠士族说前线一片大好,袁绍马上就要赢了,剩余人等不闹事便不再追究,迅速平定了钜鹿。

    其实,当时袁绍于界桥极其劣势,胜败还不可知。

    后来黑山贼趁着袁绍出游,一口气把魏郡端了,杀太守,起大事。

    董昭再次深入前线,快买了黑山贼内部人做探子,为袁绍黑山剿匪立下大功。

    留探子问情报,这个传统艺能便是从那时一直保留下来。

    接连几次立下大功,他本以为要受到重用。

    结果曹操入了兖州。

    董昭是兖州济阴定陶人氏,董家人全部在张邈手下,当时张邈未反叛,与曹操有托妻献子之情。

    自然,董昭的出身很快引来袁绍账下各个派系攻击,被认定为曹营奸细。

    当时袁绍内部党争已经初现端倪,大家都拉帮结派,不搞你这个兖州独苗搞谁?

    袁绍为了平衡各方面势力准备做了董昭,结果董昭早发觉不对,打着见天子的名义直接溜了。

    半路被张杨截胡,留在了这里。

    “也不知董家如何了……”

    想起当年往事,董昭也十分感慨。

    后来他才知道张邈之乱,而他那弟弟董访顾及兄长还在袁绍处,没帮曹操平乱,选错了路。

    殊不知,当时董昭已经逃到河内,投奔了张杨。

    “真是个愚蠢的弟弟。”

    董昭摇摇头,想到曹操的为人,董家和董访怕是难得善终。

    这时,探子来报:“大人,有家书。”

    家书?

    董昭一愣,接过书信一看,这不是董访的字迹么?

    “公义还活着,他竟然还活着!”

    他顿时大喜,激动地痛哭流涕。

    董家之事,他一直就心存愧疚,特别对自己这个胞弟。

    如果同在一起为官,他怕是也名声渐起了吧?

    擦了两把眼泪,他打开了书信。

    董访的书信相比荀潇,就简单了许多。

    也许,是他写的少。

    简短说了一番董家的情况,便让董昭不用担心。

    当然,送给王二那三千金就不小心忽略不表,他怕兄长骂他败家……

    随后更大的篇幅,则是谈起了荀潇。

    “荀潇,荀文伯?”

    董昭拿着书信,颤颤巍巍地道:“以公则之言,他是我董家的恩人哪!”

    荀潇的名声,他也是最近才有耳闻。

    月下斩貂蝉的君子之名,在黑山贼中还引起了一阵嘲笑。

    董昭不太关心,只是笑了笑便未多想。

    现在,从董访的信中,他看到了另外一种解释。

    曹操在有意抬高荀潇的名声!

    “原来如此!”

    董昭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多年不见,公义又长进了很多。”

    他再继续看下去,便发觉剩下的内容,董访都在说他已经投奔荀潇,以及之后的一些见闻及对荀潇的看法。

    嗯......基本都在夸赞。

    “这个荀潇真有如此才能?”

    董昭仔细想想,除了知道他是荀彧的族弟之外,没其他过人之处。

    可以说,董访信中的荀潇和听闻到的荀潇,根本就是两个人。

    他不知道的是,董访这封信时,正被荀潇征伐袁术大军的战略震惊之时,字里行间不免有几分吹嘘。

    结果就是,把董昭人都看傻了。

    “公义此番来信,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