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37章 问罪天子(4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问罪天子(4k) (第2/3页)

    神都人民个个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文动百圣,圣人出世,可不是圣皇治世的特征吗?

    他们大部分人不懂,也不关心梁帝的忌惮。

    对着如今美好盛世,只有赞美、歌颂。

    烟火散尽,自三代以来传承的编钟,齐齐发出清越的钟鸣,涤荡天地,悠悠回响在众人心头。

    神都城内,士农工商及王公勋贵各类阶级,都纷纷出门,前来观望新科贡士入宫参加殿试的仪式。

    许多人都想瞧一瞧新科会元,当今亚圣的风采。

    即使风头全部被秦川这位会元夺走,可其余贡士,没有一个脸色是凝重的。无论如何会试取中后,殿试是不会遭到黜落的。

    如同秦川注定会是状元,是在世圣人,他们也注定会是进士。

    最差都是同进士。

    同进士也是进士!

    而小国师道衍因为最后没有完成策论,没有在一众贡士之中。

    他不在,大家心情更好。

    到底道衍这等异类,不是贡士们以及举子们心中认可的读书人。

    秦川依循盛大繁华的礼仪,一步步向着宫门前进。

    一路走来,收获无数艳羡赞叹的目光。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是人生至乐之事。

    其实翻译成俗话就是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权色乃是无数人毕生的追求。

    连夫子都说,食色性也。

    古代想要享用美食,都要尊贵的权位。上古时,能分肉就意味着大权在握。

    但是秦川修炼道法,超脱生死,追求的已经不是这些了。

    如果为了权色,他可以臣服梁帝。

    甚至做一个被供起来的泥塑塑像,一辈子也无忧无虑。

    可是修行也是修心。

    欲修其行,先修其心。

    修行需要资源的累积,可心性的修炼,同样是重要的。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怎么能屈服自己的道心呢?

    修行是逆天之事啊。

    一步退,步步退。

    那些圣人道韵,也会因此失望,从此散去。因为秦川还没有彻底将它们消化,完全化道自身。

    终于一步步走上玉阶,来到传说中的太和殿。

    这不是上次秦川见梁帝的大殿。

    太和殿便是俗称的“金銮殿”。

    神都的中轴子午线沿着龙纹石雕御路升上三台,从天子龙椅下穿过,乃是天下九州规制最高的建筑。

    上面安放的龙椅,高高在上,至高无上!

    皇权的威仪,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殿内外饰以成千上万条金龙纹,每一条都栩栩如生,在明媚春光下,绽放金光,仿佛都要活过来一样。

    王朝气运加持下,哪怕秦川的元神道种有圣道加持,都没有在外面时的活泼了。

    只要王朝还没有崩散,任何修行人,在这种场景下,都要敬畏忌惮。

    若是妖族,怕是立时要现出原形来。

    连妖仙想要杀进这皇宫大内,人王权柄最重的地方,都是极度困难,甚至有性命之忧。

    可以说王朝气运未绝,人道气运加持下,能影响人王的唯有生老病死。

    若是上古圣皇,修炼阳神,连生老病死都可以超脱。

    那时天皇人皇可以相提并论。

    从周代开始,才有天子的说法。

    那是人王开始向天庭神道妥协了。

    龙椅前摆放玉案,历代相传的传国玉玺便在上面,那是人皇至宝,秦川体内的诛邪笔在人皇至宝的威严下,都收敛许多,没有任何活跃之意。

    一般而言,除非极其重大的场合,梁帝不会取出传国玉玺。

    寻常的旨意,亦用不上大印。

    往常的殿试,也没有传国玉玺出现。

    往往是极其重大的事件,才有传国玉玺的身影。

    社稷神器,不可轻易示人。

    现在传国玉玺出现,梁帝对这次殿试的重视,实是不言而喻。

    许多大臣都明白皇帝的想法。

    梁帝登基四十余年,他们对这位天子实在是太熟悉了。如今朝堂上能留下来的,个个都是揣摩帝王心思的人精。

    朝堂看似有活力,实则在梁帝掌控下,早已如一潭死水。

    大家对秦川还是充满期待。

    这场殿试,其实无关乎胜败。

    在许多人心里,能逼得梁帝以威权压制秦川,其实已经是很不错的局面了。

    帝王亲自下场,赢了其实也等于没赢。

    在传国玉玺出现时,结局已然注定。

    亚圣始终是亚圣。

    即使中古诸子,面对君王也是需要一定的妥协。

    只是他们内心隐隐还是有点小期待。

    总觉得这位文动百圣的亚圣,马上要出炉的新科状元,会有惊喜。

    秦川的才华是能和前朝苏仙比拟的。

    文章的气势颇具古风,封建论的见解深刻,实则要比苏仙的文章强。苏仙的文章气势纵横,雄浑豪放,天下无对。

    曾有“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名句,使人心振奋。

    可少了身居高位的那种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