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夏利穹的见识(三) (第2/3页)
,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将一百单八证分解为“三十六经、七十二证”、有叫“三十六证、七十二疾”、或称“四十九证、四十九翻、十丹毒”,据说这些数字只是为了应一百单八的概念,并非确切的定数。一般来说,苗医是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证、翻、龟、小儿胎病、新生儿抽病、丹毒、疔、癀、花、疮等类。
经类
凡以发病急骤、病势险恶,并以发热、抽搐、昏迷或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大都归为“经”类,如36经有:仙麦经(马牙经),麦坐经(走马经),替谬经(鱼肚经),录慕经(录慕经),渣太经(天吊经),代替经(肚腹经),独经(迷沉经),翻斗经(脚翻经)、闹青经(心经)……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称尚有7经病:学嗯(扯经)、衣批嗯(半边经)、哑嗯(哑经)、读嗯(火经)、生嗯(冷经)、哈嗯(快经)、干嗯(慢经)。
证类
凡以疼痛、吐泻、发热、咳嗽、出血、痘、疹等为主症,或某症状单独出现,或几个症状同时出现的各种疾病,苗医将这一类疾病归为“证”类,如72证有:巴鼓干证(公鸡证)。沙谬证(青沙证)。昏拓证(头瘟证)、能钢证(钢蛇证)、沙体证(红沙证)。代公证(狗心证)、布容证(羊毛证)、巴转证(摆子证)、豪指证(黄病心)、孟朱替证(水臌证)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补充了常见证如拿约证(黄鳝证)、嗯栾证(迷经证)、爱我证(乌鸦证)、胡西证(缩筋证)……等二十多种。
翻类
因在烈日下久晒,或感受瘴岚秽浊之气所致的各种急证,如口鼻出血、心腹疼痛、厥逆吐泻、昏迷痉厥等,并伴见某种动物形态动作的,苗医统称为翻,包括朱砂翻(朱砂翻)、心经疔翻(心经疔翻)、巴古翻(乌鸦翻),代构翻(狗翻),界构翻(白眼翻)、大能翻(蛇翻)、松拿翻(哑巴翻)、姑宝姐翻(蛤蟆翻)……等49种。
胎病
农村小儿中,常见因营养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消瘦神疲、毛发干枯、厌食好哭、哭声细微、夜眠惊惕等症,苗医根据其不同见症及哭声称为小儿12胎病:胎麦(马胎)、胎育(牛胎)、胎容(羊胎)、胎干(鸡胎)、胎构(狗胎)、胎板(猪胎)、胎忙(猫胎)、胎诀(金胎)、胎呕(银胎)、胎崩(花胎)、胎奈(人脸)、胎慢(猴胎)。
抽病
是初生小儿最常见的一类对各种有害环境不适应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