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七年 (第3/3页)
,发展水稻就是好’‘种好一季稻,国泰民又好’的宣传标语到处都是。
本来就被八队去年大丰收刺激到的各个小队,被派下来宣传的干事一阵夸夸而谈,脑子一个个都热了起来。
种,人家敢种水稻咱为啥不敢种?反正现在也不愁没水浇地,有那产量高的,干嘛不种产量高的,到时候他们就也能敞开肚子吃饭了。
于是,一开春人们就风风火火的开始翻耕水田,一声声号子天天在田间地头响起,人们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一般,天天汗流浃背却精神奕奕。
辛勤付出就会有收获,就这样,等到秋天时,这片土地上就飘起了一阵阵的稻花香,等人们挥舞着一把把镰刀,将全部将粮食收获入仓后,人们第一次实现了天天吃饱饭的愿望。
而随着这一变化,人们的心态和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一年又一年,街上几乎再也看不见瘦麻杆般的人,一个个男孩子壮实的就跟小牛犊似的,而女孩子们身上也渐渐添上新衣服,红头花。
到了七七年,村里更是成立了养殖场,养牛50头,养羊200余只,预估计收益万元以上。
而在这期间,曾口口声声说着再不生了的沈玉袖,在三年后又生了一个儿子,沈玉林和林知微也生了一个儿子,外加肚里又揣了一个。而沈玉军去年也已经结了婚,女方叫刘彩霞,是个嘴皮子特别利索的姑娘,沈玉穗也因为没考上高中而辍了学,现在在家务农,如今她的兄弟姐妹们,就只有沈玉红一个人还在上小学。
沈玉袖这天给孩子们发下这次的成绩,并通报了班里考上高中的人名后,就算是结束了这一学期的教学课程,开始接下来两个月的暑假生活。
沈玉袖收拾完东西,背着挎包刚走出学屋,就有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猛地冲了过来,要不是沈玉袖习以为常的立刻做好准备,说不得肯定会被撞到,而在两个孩子身后的方姥姥则正笑看着他们三人。
“娘、娘,你现在放假了吗?”大点的孩子,也就是沈玉袖的大儿子赵明理,抱着她的腿仰头看着她,满眼的高兴。
放假就代表着沈玉袖可以天天陪着他和弟弟了,他早就盼着这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