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经年 (第3/3页)
这片土地上建市,于是这片土地上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城市,随之就是开始实行土地包产到户,允许一部分人富起来,沈玉灵这才放开架势干了起来。
在此期间,她认识了一个后世的大批发商,那人的老婆前两年得病死了正是单身,有一个儿子和赵明理同岁,沈玉灵就想方设法的和他好上了,并且成了老板娘,自此结束了摆摊的生活。
眨眼到了八八年,方有顺因为早年旧伤,最终没熬住提前方姥姥一步走了,沈玉袖和赵回把老人的骨灰葬回老家后,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在沈玉袖心里,老人的存在比爹娘的分量都重,忽然就这么走了,她有些接受不了,而方姥姥的失落明显比她还要厉害,每次回村里的家中,她就看到方姥姥在屋里摸着方有顺的衣服出神,直把沈玉袖吓得不行,就劝老人跟她一起到县里生活。
“姥姥,您就帮帮我吧,赵回现在升副科了,天天忙得不着家,明理明年就要高考,我教的也是毕业班,每天晚上下班都很晚,明晨现在又是初中下课很早,我顾不上他,他下课见家里没人就到处跟人瞎溜,您就帮我看着他点,行吗?”沈玉袖抱着方姥姥的胳膊祈求着,这是借口,但也是事实。
赵回自打升了副科,确实是天天忙得不着家,倒不是别的,而是各种应酬络绎不绝。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厂里效益不好,领导就急,销售科完不成任务,就让他这个生产科的一起上阵,想推辞不应酬都不行。
方姥姥看不得自己养大的孩子这样,只好点了头,反正她现在孤老太太一个,在家闲着也没事,就帮自家孩子看看吧。
沈玉袖一见方姥姥答应,立刻笑着开始给她收拾东西。
现在的县城已经不是当年,建了一溜商业街,也有公交车,她在学校里有一个三室的家属院,房子比原来宽敞了不少,完全能住的开。
在沈玉袖把方姥姥劝到县城的院子时,赵回还在跟一些社会人士们推杯换盏。
而他旁边,一个少女看着他与人侃侃而谈的样子,眼中盛满了崇拜与爱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