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上任第一天,命案 (第3/3页)
己人手的,他没有意外。
很快,郑九再次返回,换了一副新的衣裳,长安县衙役专门穿的衣服,帅气了不少。
“郑九,按照你现在的衣服,再给本卦从辽州带来的州吏每人安排几件。”
方源淡然道。
他刚才看了一下长安县官吏结构,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
那就是在长安县衙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衙役,身份来临也不简单,至少也是来自一个小世家。
也就是说,这么一个县衙,充斥着各个世家的人,自己想要随便调动他们可能不容易,得尽快安排自己的人进来。
“是。”
郑九恭声应是。
接下来,方源查看县衙里的档案。
对县衙的情况更加了解,对长安城的情况也更加了解。
随着深入了解,方源感觉成为长安令也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这里太多权贵,难以施展手段,稍微不小心就会得罪到一些不能得罪的人。
比如上一任长安令,就是因为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然后他被调离长安城。
而且县衙里存留下来的案件,几乎每一件背后都事关某个高官或者某个大世家。
以致于成为一桩无头案,被封存在档案室中。
想了想,方源抱起这些档案就进宫。
一路经过很繁琐的流程,方源终于见到李世民。
“方源,新入职第一天就见朕,不会是这么快就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吧?”
李世民好奇看向方源问道。
他一旁有个陶瓷般的小丫头,约莫八九岁。
小丫头头发长长的,乌黑发亮,闪亮的眼睛也看着方源。
“陛下,你是想让我来治理长安城,还是想来长安城背黑锅?”
方源将有问题的档案放在李世民的案桌前。
“怎么了?”
李世民不解问道。
取过其中一本档案翻看。
他旁边的小丫头也是有样学样。
父女两人看着,脸色是慢慢沉下去。
“天子脚下,他们也不知道收敛收敛?”
李世民气得脸黑,沉声道。
没想到啊,堂堂长安城,竟然还有这种恶劣的事情发生。
他刚才拿到一份档案,是某贵公子偷了某户人家的小妾,还将对方打了一顿的案件。
因为贵公子身份问题,前任长安令敷衍了事,而那户人家也忌惮贵公子的身份,最终不了了之,最终档案成了无头案。
“陛下觉得理应如何?”
方源眉头微皱,沉声道。
听李世民的话,意思是大事化小了?
“如今大战胜负未分,国内不易过多混乱,暂且留下吧。”
李世民沉吟片刻,沉声道。
“陛下不打击他们,他们只会更加猖獗。”
方源也是沉声道。
不过这不是他今日进宫的原因。
仅是因为李世民的回答出乎他意料而已。
“朕明白!”
“只是还没有到时候!”
李世民摇摇头,神色凝重,沉声道。
现在还不是时候,有太多的事等待着他去解决。
比如唐与东突厥之战,比如黄河堤坝崩裂真相,比如隐太子宝藏等等。
相比于方源所持档案中的问题,李世民更加注重后者。
这个时候他没有太多精力针对那些世家。
“既然陛下如此说,能否给臣一道圣旨什么的?”
“臣担心某天审判那些贵公子没忍住宰了他们。”
方源沉声道。
案件不落在他的手里,他可以当作不知道。
但如果在自己任职期间,有不少事情发生,那么那些贵公子就要遭殃。
到时候,必定会成为某些势力的眼中钉,故而方源需要一道圣旨,将矛盾转移到皇帝身上去。
“方源,朕给你交给底。”
“依法办事,但不能杀,杀人之前得与朕说声。”
李世民连忙警告道。
长安城太多权贵,太多世家。
有些是他作为皇帝也忌惮的,容不得方源乱来。
要不然,到时候长安城大乱,就是大唐大乱,天下大乱。
“那给道圣旨吗?”
方源没有回答,追问道。
“荣朕考虑考虑,你且先回去。”
“记住,依法办事,但不能杀,杀人之前得与朕说声。”
李世民再次强调道。
担心方源真的没忍住下死手。
“臣明白。”
方源明白。
行礼后离开。
“父皇,那人没将档案拿走。”
小女孩看着方源离开的背影提醒道。
“这家伙长乐,你先下去玩吧。”
李世民顿时一阵恼怒,想叫住方源。
当方源已经走远,估计叫也叫不回的。
那是方源故意留下的,表明旧案和他无关。
想了想,还是先将这些案件留下,以后或者有用。
“好的。”
长乐公主起身,乖乖离开。
另一边,方源重新回到县衙。
刚回到,郑明珠就来禀报,说发生了命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