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在长安城遇到辽州的考生 (第2/3页)
加,意思是被剔出朝廷的高层当中。
这情况对于一些人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打击,特别是寿春县主不是出自李世民。
“陛下,我们是无意的。”
寿春县主连忙承认错误。
杨豫之也是如此,不再争辩对错。
只是李世民没有说话,似乎一言定结果,没有讨论的余地。
“父皇,寿春姐和姐夫可能是初次品尝高度酒,一不小心喝多了,您就别理他们啦。”
李恪站出来,朗生道。
又是初次品尝,又是一不小心,巧妙地为寿春县主说情。
“父皇,寿春姐和姐夫不小心鲁莽,您就饶过他们一次吧?”
太子李承乾沉吟片刻,也站出来说道。
两位皇子出声求情,一些大臣交换着眼神,也准备求情。
寿春县主和杨豫之见状,都松了口气,明白自己两人没事了。
可能是危机解除,两人都松了一口气之后,对方源更加厌恶。
他们是奔着科举一事想要找方源讨回场子的。
没想到,被方源整蛊,使得两人差点着了道。
“陛下,杨豫之污蔑臣故意刺激他,欲致臣得罪陛下与诸位大臣,请陛下为臣主持公道。”
方源在大臣准备起身求情的时候,突然走出酒席,大声道。
话音落下,众人神色各异,看向方源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
大部分没怎么和方源打过交道的大臣暗想,这人不会是愣青头吧?
而部分人则是不满和怨恨,比如杨豫之夫妻,以及.三皇子李恪。
还有一小部分是惊讶和佩服的,杜荷都私下对方源竖起了大拇指。
“君无戏言!”
“朕之言岂能收回?”
李世民沉吟片刻,沉声道。
他锐利的眼神扫过太子和三皇子,最后盯着杨豫之。
李世民想要看看自己的威望有多高,有没有随着灭东突厥而变得更高?
“陛下,臣.”
杨豫之和寿春县主脸色大变,想要求情。
但李世民没有机会他们,右手一挥,立即有禁军出现,将杨豫之和寿春县主请出去。
在场高层们的眼神变了变,哪怕三皇子李恪,都是张张嘴没有再劝。
李世民面无表情,内心却变得更加骄傲和活跃。
朕统一内部,瓦解天下氏族,君临天下只是迟早的事!
最终,杨豫之和寿春县主在用众目睽睽下被请出皇宫。
接下来的宴会变得微妙,皇亲国戚和朝廷高层看向方源的眼神都有些怪异,暗想方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怎么那么高?
就是方源也好奇得很,猜测着自己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但是几杯酒过后,方源就将这个问题抛之脑后。
靠山山倒,靠人人倒,还不如靠自己慢慢发展壮大。
最后,宴会结束,方源和杜荷离开。
随后几天,方源忙碌着朝廷科举一事的安排。
其中,也有一些考生出现在长安城,由苏紫晴为代表的苏家安排住宿,将长安城的一些客栈都承包下来,安排考生们居住。
而吃的方面,也是以杜如晦为主的杜家为考生们准备比较好的食物送到承包下来的客栈给各位考生食用。
考生中每年都会有落榜重考的,甚至是好几次重考的,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皆是大感意外。
明白情况之后,考生们顿时感激,高护朝廷真的重视科举。
于是乎,一些歌词出现,歌颂李世民和朝廷,也有歌颂杜如晦和李承乾。后面竟然还有歌颂方源这个长安令。
半个多月过去,更多考生进入长安城。
方源也真稳定下来,从县丞他们那里接权回来,正式开始对长安县的治理,长安县的百姓们开始认识到他们的这位父母官。
这一日,方源在县衙批改公文,为秦怀玉和长孙冲等人的生意开绿灯。
“方令,门外有一考生自称是辽州的考生,名张继,想要拜见您。”
守门的衙役向方源禀报。
这些天,因为各方重视科举的事,考生们都已经知道各方重视科举的背后有长安令方源的身影,是方源审核和通过他们方案的。
但因为考生的身份以及来了好一些考生的问题,方源让衙役拒绝他们的请见。
这一次衙役本来也是拒绝的,但因为得知是来自辽州,才再次进来禀报方源。
“张继?!”
“快请他进来!”
方源一愣,随即立即下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