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印象改观 (第2/3页)
揪出贪官,肃正律法。
然而眼见为实,再多的心里预设终究是虚妄,亲身经历才最是实在。钱逊跟着顾云霁走了半日,特遣使的傲气被磨得差不多的同时,也对他大有改观,感叹道:
“顾大人出身世家,年少成名,一举得中探花,本也是芝兰玉树般的君子,不想如今也能纡尊降贵,上山掏洋芋,下地通水渠,无一做不得,当真是官场中的一股清流。”
顾云霁笑道:“什么君子、清流之类的称赞,在下不敢当。我等既科举入仕,就该为君分忧,晓民疾苦。若是真君子,又怎会高坐庙堂指点江山,却对百姓艰难、俗世琐务视而不见?”
“依在下愚见,虽说学而优则仕,但既然已经当了官,钱、权皆已在手,就莫要再说什么不慕钱权、追求清名的话,否则何不归隐山林,做个真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
“钱权非万恶之源,关键看握在什么人手里,如何去使用。若用之于民,用手中的权力,做一些利于百姓国家的事情,而不是愤世嫉俗,一味谴责他人,方才是真君子。”
顾云霁这话既是在阐述自己的想法,也是说给钱逊听的。
他这番话,听起来有些冠冕堂皇大义凛然,若换了旁人,说不定会当场恼羞成怒,跟他翻脸。
然而钱逊难能可贵的点就在于此,他性情真纯,少时颇有些不谙世事的天真,既能接受他人的优秀,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错误。
事实胜于雄辩,顾云霁是个怎么样的人,到底是个好官还是个贪官,这半日钱逊已经看清得差不多了。
如今听了顾云霁的这一番话,钱逊想起之前自己对他的恶意揣测以及预设的偏见,不由羞愧难当,站起身来朝他庄重行了一礼:
“顾大人为人通透,不求钱利,亦不求清名,然则所做之事利于当代,利于后世,乃真君子也,钱某佩服。”
“钱某从前正是顾大人所说那等短浅之人,自认为立身清正,不慕钱权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