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朝廷封赏 (第2/3页)
有功人员进行封赏。
洋芋的事情在京城一经传开,立刻引起了很大轰动。虽然亩产千斤听起来确实很不可置信,但有宣抚使奢西、钱逊等人作证,景丰帝本人的态度也十分积极,众人便也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有关部门随之开始着手洋芋推广。
洋芋最先在叙州府得到引种和试验,自然少不了顾云霁等人的功劳和封赏。
要说变化最大的,肯定就是范黎了。他是一介商人,身为普通民众,并无任何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却还是不辞劳苦地寻找洋芋,甚至还慷慨解囊,捐了五千两银子购买良种,功劳卓著。
朝廷太清楚这种商人最想要什么了,于是大方地给了他个挂名官职,封为正五品员外——所谓员外,即在正员之外,没有具体的官职,也没有实权,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官身,享受朝廷俸禄。
还将他封为官商,为官府贩卖货物,拥有普通商人没有的特权,不仅可以减免税收,还可以经营从前不能经营的违禁物,赚取高昂利润。而且官商身份世袭,范黎的子子孙孙世代都是官商,都能得到朝廷赐封的挂名官职。
从商户贱籍一跃成为士籍,范黎多年的夙愿一朝终于实现,得到朝廷封赏的那一刻,他激动得当场落泪,越哭越眼泪越汹涌,哭得形象尽失,完全停不下来。
众人又是好笑又是为他高兴,纷纷道:“范员外——从前只是客气称呼,这下真成员外了,恭喜恭喜啊!”
前朝末年,买官卖官之风盛行,连商人都可以花银子在朝廷买个“员外”做做,以提升自己地位。买官的人一多,员外也就不值钱了,时间一长,大家出于客气,都以“员外”来称呼普通商人。
本朝开国之后,大肆整顿这种风气,同时贬低商人地位,不许其子弟科举入仕,只有个别有突出贡献的商人才会被赐封“员外”,含金量比前朝的员外高多了,一般的官员见了都得客客气气的,更别说平民百姓。
范黎哭得止不住,抽抽噎噎道:“……早知道……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