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有人撑腰 (第2/3页)
银子流入国库,巴不得海贸再扩大一些,怎么可能同意封锁。”
“两拨人就这么吵来吵去,争执不下,最终只能将矛盾转移到外部,一致质疑当地行政、军事长官抗倭不力。相关地方官员有苦说不出,偏偏倭患严重是事实,又找不到理由为自己辩解,动辄就能被寻住错处罢官免职,沿海的地方官都换了好几批了。”
徐书华眸中涌起愁绪,叹道:“说来说去,倭寇虽然是军事上的事情,可毕竟受苦的是百姓,行政方面的长官也脱不了责任。这些年倭患情况具体如何我也不太清楚,但想想也能知道,你去了绍兴府以后,怕是没那么轻松。”
闻言,一股巨大的焦虑升腾起来,顾云霁愁得眉毛都皱在了一块:“我不怕公务难,反正只要慢慢来,总会有进展的。我怕的是又要处理复杂的官员关系,真的是想起来就让人头疼。”
“归根结底,抗倭要靠军事长官,而我作为行政长官,不可避免地要跟他们进行接触。而军事长官之中,有些是世袭的军职,有些是靠军功升起来的底层小兵,有些又是武举考出来的武举人、武进士。”
“出身不一、文化水平不一、观念不一,军官们自己内部的关系都是一团乱麻,他们又惯常看不起磨嘴皮子的文官,我去了还不知道要遇上多少麻烦事。”
在叙州府,顾云霁主要和两个官员打交道,一个是举人出身的知府严正谦,一个是吏目出身、挂名监生的同知陈循洲。
就仅仅是这样,顾云霁都不知道碰了多少璧,从一开始的表面和气到后面的撕破脸皮,基本的颜面都难以维持,可以说,他这个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失败。
若不是他要升迁了,若不是陈循洲和严正谦接二连三地落马,要是就这么和两人一直在叙州府待下去,顾云霁还不知道要在他们手上吃多少苦头。
在经营官员关系方面,顾云霁都快有“精神创伤后遗症”了。一想到离开了叙州府,却又要去往关系更加复杂的绍兴府,还要和武官打交道,他方才的喜悦荡然无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