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偏心明显 (第2/3页)
却觉得心里仿佛空了一块,不由眼眶湿润,俨然一副慈父形象。
景丰帝此话一出,方才敬酒完毕的太子身形一僵,脸上的笑意差点没维持住。看着面前琳琅满目的菜肴,他只觉得如鲠在喉,半点胃口都没有。
太子和二皇子针锋相对的同时,群臣也渐渐有了站队的倾向。工部侍郎欧阳誉向来站在二皇子一边,见这个时候景丰帝都不忘李晋澈,他连忙附和道:
“二殿下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毕竟是陛下的儿子,凡夫俗子怎配与之相较。殿下小小年纪就能出使东瀛,可见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陛下不必忧心。”
“日前还听在东瀛的使团传来消息,说朝廷军队势如破竹,所到之处东瀛乱臣尽数伏诛。二殿下胆识过人,有勇有谋,提供了不少作战方案,连吴老将军都说二殿下颇有天赋,简直是在世小诸葛啊。”
景丰帝闻言哈哈一笑:“什么在世小诸葛,澈儿一个十三岁的毛孩子而已,怎么能跟孔明先生相比?这话也亏你欧阳誉夸得出口,朕这个做父亲的,听着都脸红!”
话是这样说,景丰帝嘴上谦虚着,心里还是高兴的:“不过你有一点讲得不错,使团此去东瀛,倒是比朕想象中还要顺利。不过这样也好,澈儿能早点回来,总好过长期在外,朕成日里担惊受怕的。”
欧阳誉躬下身子,做恭谨状:“二殿下要是知道陛下如此挂念他,一定会很感动的。”
这种情况自然没有人会与景丰帝唱反调,闻言纷纷附和,惟有太子一人黯然坐在席间,不声不响地被众人忽略。
周民青见状暗叹一声,没说什么。
……
时间过得很快,冰雪消融,大地回暖,转眼来到二月初。以李晋澈为首的使团圆满完成在东瀛的任务,平定内乱,正式封其幼主为东瀛国王,恢复了与大夏之间的朝贡往来。
使团回京那一日,景丰帝思子心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