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3/3页)
了拍陈墨涵的肩膀。“老弟这是开玩笑啰。你很坦率,这更让人放心了……可是,你和他们是不一样的。你陈墨涵是我张嘉毓动员出来从军的,是旅座签署命令委任为少校军官的。再说,令兄现在蒋文肇总司令身边高就,我们本来就是一条船上的客,都是党国的必用之人,患难与共啊。”
张嘉毓说陈墨涵是他动员从军的,指的是当年他和韩秋云在三岔渡口惊遇国军的事。那时候张嘉毓还是个营长,而且是败军的营长。当时刘汉英听说他们本来要投梅岭去找八路,差点儿就把他和韩秋云枪毙了。张嘉毓那时候连哼都没敢哼一声,还是石云彪挺身而出,这才保住了他和韩秋云的小命。陈墨涵疑惑了。他对石云彪的崇敬,石云彪对他的器重,都是有目共睹的,刘汉英和张嘉毓难道当真忘记了这段历史了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至于二哥陈克训现在在集团军总司令部担任情报处处长,陈墨涵也是在前不久才知道的。那年日军进占蓝桥埠,他投军之后曾往省垣发了几封信,得知老母已经去世,父在病中,但是二哥的情况一直飘忽不定,有消息说去了美国,也有人说被蒋文肇派往日军大本营做了特工,还有消息说陈克训到延安投了共产党。几年下来才知道,陈克训哪里也没去,从罗卓英的“西枫青年干部训练班”毕业后,他就调进蒋文肇集团军总司令部,一直从事调查和对付日军“石榴一号”的工作,并且卓有成效,逐步晋升为司令部情报处中校处长。
二哥这层关系,倒是很有可能为刘汉英所用。
见陈墨涵沉吟不语,张嘉毓又说:“我知道老弟重情仗义,为人高风亮节。但愚兄以为弟前程远大,不说有经天纬地之才,亦应有振翅鸿鹄之志,为长远计,不可意气用事。若论个人情感,何止是老弟你,老兄我和旅座也不是薄情寡义之人,并不像外面传说的那样,说我们对后娘养的如何如何,无稽之谈嘛。老弟你随便找个头脑想一想,如果当真如此,那根本就用不着倾轧了,早在当初三十里铺就把他们解决了,哪里还会有如今这么多的口舌?再说,即便他们高层之间有些龃龉,也不否认石云彪、莫干山他们有些偏见,可是老弟你同他们也就是萍水一逢,皮毛之交嘛。人各有志,聚散都在情理之中。旅座和本人对你从来没有另眼相看。自家的兄弟不用,我们还能用谁啊?”
张嘉毓说得情恳意切,可是陈墨涵反而更加惶恐了。若按张嘉毓的意思,本人的行为不就同石云彪、莫干山他们背道而驰了吗?他们是忠勇之辈、苦难之旅,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光明磊落是做人根本。对于石云彪一类人物,理应鼎力相助,即便不能拯救于水火,也不能为了一己之利,去做那暧昧尴尬的勾当。倘若走上刘汉英、张嘉毓铺设的那条路,甘做他人鹰犬,岂是君子所为?
陈墨涵哪里知道,恰好是他一再推辞营长之职,反而更加坚定了刘汉英和张嘉毓对他的认可,在有关七十九团生死存亡的敏感话题上,眼下上上下下都是如履薄冰,他们委实需要有这么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角色来维持目前的平衡。
张嘉毓拒不接受陈墨涵的辞职要求。
这种事情当然也不可以动刀动枪,陈墨涵只好悻悻作罢。勉强就任营长之后,连续几天脸上阴云密布,冥冥之中总是看见一只硕大的独眼寒光逼人,似乎每一时刻都在穿肠透腑地探究他的心底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