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百九十四章 无法解决的难题?苏澈的破解之法!(求订阅)
第一百九十四章 无法解决的难题?苏澈的破解之法!(求订阅) (第2/3页)
妙。
毕竟这些官员曾经也是读书人,他们的根是一起的。
“标儿,你看到了吗?”苏澈冷笑着说道:“咱只不过是想建设一些对国家有用的学院而已,这些文人就联合在一起表态,这是想干什么?”
“特别是这衍圣公,更是要成为天下读书人的表率,逼我收回成命?”
“他们在和谁作对呢?”
朱标脸色很是难看的说:“他们在和父皇作对!”
“不。”苏澈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他们在和整个天下人作对……”
“这些所谓的文人,嘴里满口圣贤文章,为国为民,实际上却是龌龊到了极点,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允许其他学问崛起。”
“万般皆下品,唯有他们的圣人学问是最高的,这种鬼话他们也只能骗一骗无知之人。”
“咱想要天下大兴,想要百姓过得更好,所以不管是不是圣人的学问,只要有用处,就都得拿出来用。”
“让百姓更好的种田,种出更好的庄稼,产出更多的灵米,让民间经济更好的流通,让杏林满天下,让朝廷培养更多文武双全之人,少走弱宋那条路。”
“这又有什么不好?让他们站出来如此阻止?嘴上说着那些圣人的道理,实际上全是威胁咱的话语!”
即便是朱标,此刻也意识到了这些文人的本质,他沉默着也不知道说什么。
苏澈冷冷一笑:“咱就要让他们知道,这天下,到底是谁在做主!”
这话一出,一旁的朱标心头一寒,连忙问着:“父皇您打算怎么做?”
只听苏澈缓缓说着:“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这话才一开口,屋外惊雷忽起,乌云密布,眨眼间豆大的雨滴就打了下来。
朱标不敢置信的瞪大了双眼,连忙说道:“父皇您打算诛灭孔家?这事可不能做……他是天下文人的根,如果动了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早在汉高祖时期,刘邦从淮南路过鲁地,特意短暂停留,祭拜了孔子,并加封孔子第九代孙——孔腾为封“奉祀君”。
这是孔子后人第一次被加封。
因为西汉前期主张的是老子的“无为而治”,尊崇“黄老之学”。
所以儒家学派并没有被视为正统,当时的孔氏后裔并没有多大特权,“奉祀君”也不是什么多大的官职。
一直到汉武帝元光元年,太学讲经博士董仲舒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也就是后人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才确定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在此之后,孔子的地位节节攀升,甚至在唐朝时被追封为王,孔氏后裔也跟着沾光。
此后,历朝历代均对孔子后裔有不同程度的加封。
历代后裔先后被各朝封为:
崇圣侯(西汉)。
宗圣侯(曹魏)。
奉圣侯(西晋)。
恭圣侯(北齐)。
邹国公(北周)。
绍圣侯(隋朝)。
文宣公(唐朝)。
衍圣公(宋、元、明、清)。
传承无数朝代,孔府的权势早已如同一双看不见的大手,布满整个天下。
这等圣人后裔,就算朝廷想动,都不能动啊!
真的会出大问题的!
君不见,这话才出口,天空就惊雷四起?
苏澈自然清楚朱标的担忧,但他也有自己的办法,来处理这件事情!
只听苏澈缓缓说道:“直接诛杀孔家,当然不行,但可以扶植另一个孔家嘛,既然这北宗的孔家不当人,那就扶植南宗的孔家!”
这话一出,朱标顿时瞪大了双眼——还有这种操作?
南宗!
让南宗和北宗打起来!
朱标忍不住惊叹道:“父皇您这手段简直了!”
这手段可太不当人了,简直坏到了极点!
当然这话朱标不好说,也不敢说。
孔氏家族内部的南宗与北宗之分,始于北宋和南宋之交的政局变乱。
北宋钦宗靖康元年,北方女真贵族建立的金政权,分兵南下,合围宋都汴京。
次年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掳,北宋灭亡。
这也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
岳飞曾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