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46章 长裙下的身材,与长公主的初遇(求求订阅6k字)
第146章 长裙下的身材,与长公主的初遇(求求订阅6k字) (第2/3页)
听到萧清月那抽泣的声音。
只见萧清月小声的说道:“为什么他们有情人却不能终成眷属?”
薛牧回答着:“有时候神话故事就是这样,有遗憾才会值得让人口口相传。”
“但是皆大欢喜不才是最好的吗?”萧清月反问道。
“对于梁山伯和祝英台来说,或许化身成为一对蝴蝶,已经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了。”薛牧解释道。
听到这话,萧清月也点点头:“确实如此,他们虽然不能在人间相爱下去,但是亦能化成蝴蝶,继续绵延他们的爱情。”
说完,她也抬头看着眼前的薛牧。
薛牧有些尴尬,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随后便问着:“萧姑娘,你还想听什么故事,亦或者我们学学其他的诗词?”
“薛公子,还有一些类似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故事吗?但是我希望是开心一些的。”萧清月询问道。
薛牧想了想,似乎想到了什么。
然后说道:“要不我给你讲讲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
此时。
萧府的前厅。
萧荀正从外面回来。
今日在朝堂上,大皇子靖王殿下一连上奏三本,弹劾吏部的官职问题。
在场的官员们都知道,吏部里都是二皇子赵成乾的人。
日常的左右抗争又开始了。
而庆帝赵弘胤却不予理睬,他甚至把这事交给了长公主处理。
长公主赵若璃自然不会偏袒一方,何况这些都是小事。
她现在的心思解决大庆朝的土地税收问题。
然而每当她去向赵弘胤提及这事时,赵弘胤都转移了话题。
很明显,这个庆朝的天子只想安稳的坐在这个位置上。
一旦涉及到土地税改,要是激起全国各地那些土地豪绅的不满,说不定造反的人更多了。
所以,长公主赵若璃想方设法,想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只有朝堂大部分的人都支持自己改革。
那么,到时候赵弘胤哪怕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在如此下雨的情况下,赵若璃还是坐着马车出了宫,来到萧府。
打算询问一下自己的先生萧荀。
萧荀刚坐下没多久,便问着一旁的来福:“来福,小姐在干什么?”
“回老爷,小姐正在学习。”
“学习?”萧荀有些惊讶,往常叫这丫头看一会儿书,她却经常表示那些四书五经滚瓜烂熟了,更愿意看着那些所谓的话本。
如今怎么突然间如此主动。
没想到来福却补充道:“因为薛公子来了,所以他正在小姐房间里教着。”
萧荀一听,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丫头,平日里我给她讲讲大道理,她还不乐意听,结果倒是花钱给一个外人讲课,我堂堂一个国子监大祭酒,多少人想要让我教书,她倒好。”
不过,薛牧的本事,他倒是赞赏。
能够在短短的一炷香时间内,连做出两首诗。
而且这两首,如今的大庆朝内,还真的没几个文人能够写出来。
到现在萧荀还记得那首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他感慨了一声:“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正想着,府门口的仆人着急的跑了进来,全身湿漉漉的。
“老爷。”
萧荀摆摆手,皱眉道:“不要急,有什么事慢慢说,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只见仆人指着门外,恭敬的说道:“老爷,宫里来人了。”
“宫里?”
萧荀立即站了起来,以为是陛下派人下旨了。
他连忙提着袍服,被管家来福的油伞撑着,踉踉跄跄的往外走去。
刚走出前厅门口。
只见穿着一袭白色长裙,气质不凡的长公主赵若璃,在两三个婢女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她看着萧荀,称呼道:“先生。”
萧荀看着长公主赵若璃,连忙行礼:“下官萧荀见过长公主。”
“先生,若璃说过,只有学生向先生行礼,快快请起。”赵若璃连忙上前扶着。
萧荀乐呵着:“不管怎么样,老朽见到长公主殿下,还是得行礼,这才符合规矩。”
他随即问了起来:“不知道长公主殿下冒着雨前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赵若璃点点头:“今日前来,主要是想与先生协商一下税改之事。”
萧荀心里清楚,赵若璃如果不解决这庆朝税改之事,是绝不罢休的。
他也很欣慰。
自己教了这么多皇室贵族中,只有长公主赵若璃是一心为民。
像那大皇子赵霁、以及那二皇子赵成乾,都是为了争夺皇位,暗自较劲着。
哪里管那百姓们的死活。
前些日子,北东三地闹荒灾,从而爆出幽州知府霍九川等人贪污受贿。
而霍九川也正是大皇子赵霁的人。
这种官官相护下的勾心斗角,怎么可能让大庆越走越远呢。
萧荀也不由得看着赵若璃,心想着或许有一天这大庆也能和隔壁邻国一样,拥有一个真正爱民如子的女帝。
当然这些想法,他肯定不会说出来。
毕竟现在,三方的局势还不明朗。
萧荀心里自然向着赵若璃。
但他也要兼顾着萧府,以及背后的大儒学士们。
一旦站错队伍,或许就会招来杀生之祸。
他死倒是无所谓。
只是不能拖累了还在待字闺中的自家闺女萧清月。
想到这,萧荀回答着:“长公主殿下,老朽我觉得你这个税改方案虽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让百姓过得好一些,可是咱们大庆的收入可就.”
“先生,若璃也想过,所以如何说服陛下,便是说话的艺术了,所以特地来请教先生您。”赵若璃解释着。
萧荀也无奈的笑了笑:“长公主,您也知道,我只是一个教书的,论说漂亮话,我甚至还不如宫里的那些太监,恐怕这忙我也帮不了您了呀。”
“不,萧老先生,陛下一直都听着您的意见,如果您开口的话,想必他一定会同意的。”赵若璃劝说着。
“这”萧荀有些尴尬:“恐怕老夫还没开口,就被陛下打发回来了。”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赵若璃再一次建议道:“若璃会跟着先生一块入宫,到时候我也会在皇兄面前提着这个建议,只要先生在旁边帮我附和两句,这就够了。”
萧荀看着她,随后把周围的下人都退下了。
整个厅堂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