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一百三十二章 墨家尽入囊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墨家尽入囊中 (第2/3页)

家之理念?”

    说到这里,淳于越目光灼灼地看着对面的老者。

    “故而,我儒家,顺势应变,欲顺水推舟,为天下万民谋福祉,矩子高举远蹈,德行高洁,墨家学徒,无不心怀大爱,心怜生民,你我两家,何不摒弃小我,暂且搁置私人之争,同襄盛举……”

    对面老者默然良久,这才微微摇了摇头。

    “长公子之名,老夫也曾有耳闻,确实如你所言,有仁君之风,但如今他被逐出咸阳,远赴上郡,自身尚且难保,如何继承君主大位……”

    一听对面的老者如此说,淳于越就知道,自己刚才所言恐怕已经让对方有了几分意动。

    不由大袖舒展,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矩子这几年游历楚地,怕是不知道,最近这几个月,咸阳城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少年才俊——”

    说到这里,淳于越端起茶杯,做了个请的姿势,然后神清气爽地抿了一口,这才在对面老者快要不耐的眼神中,慢悠悠地道。

    “矩子远在楚地,可曾听闻,长公子嫡长子赵郢之名……”

    “伱说的是哪位创造出皇孙车,皇孙磨,皇孙犁的少年?”

    对面老者说着,眼中都不由露出一丝嘉许的神色。

    “此子虽然不是我墨家之人,但好似得到了我墨家机关之所学,那些农具,老夫已经看过,看似简单,其实大巧若拙,对天下百姓助益良多,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少年才俊……”

    他虽然刚才楚地游历回来,但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忽然间名声大噪的赵郢之名。

    淳于越放下茶盏,捻着胡须,笑呵呵地点了点头。

    “然也,你初来咸阳,怕是不知道,这位皇长孙殿下深得陛下喜爱,每日都带在身边,亲自教导,提携重用之意,已经表露无疑,所谓爱屋及乌,若是长公子能因皇长孙之故,得以重返朝堂,我们儒墨两家所求岂不是迎刃而解……”

    被淳于越称之为矩子,看上去如田间老农的男子,没有去喝茶,反而眉头紧蹙,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他一时间有些搞不准,到底是淳于越这位儒家领袖彻底倒向了朝堂,还是因为真的看好那位皇长孙的未来。

    竟然不惜俯下身段,游说自己去帮那位从未曾谋面的皇长孙,帮他建功立业,尽快地在朝堂中站稳脚跟。

    赵郢虽然极得始皇帝宠爱,看似风光无限,但在朝中根基浅薄,手下能用之人也极其匮乏,最关键的是除了一些工匠之能外,对朝廷并无大功。

    皇孙犁等虽然作用重大,但在以军功起家的大秦,其实功劳也就那样。

    不然,还不知道要有多少工匠封妻荫子,加官进爵。

    虽然秦朝对工匠颇为重视,但说到底也就是工匠罢了,皇长孙可以有工匠之能,但绝不能仅仅有工匠之能,也不能凭借些许工匠之能,就站稳脚跟。

    要想真正站住脚跟,还得靠军功说话。

    “如今那位皇长孙确实如你所言,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这些年,他游历楚地,抵制官府的一些“暴政”,对大秦并无多少好感,但久经战事的他,却也敏锐地发现,这几年,大秦看似天下太平,鼎盛一时,其实暗里已经暗潮汹涌。

    隐隐有了霍乱的苗头。

    他抵触秦朝的“暴政”,但他更反对永无止休的战争!

    若是自己真的能通过帮助那位深得始皇帝喜欢的皇长孙,从而让那位长公子扶苏登上太子之位,消弭了那些可能爆发的战乱,也不算违背了墨家的理念。

    淳于越闻言不由大喜过望。

    “矩子高义,老夫曾与那位皇长孙有过一面之缘,又曾与长公子有一段师徒的情分,这就亲自带您去拜访那位皇子孙……”

    话音未落,就听到外面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抬头一看,真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卓易。

    “何事——”

    “启禀先生,皇长孙殿下来访——”

    淳于越闻言先是一怔,继而与被他称为矩子的老者相互对视一眼,忍不住揽须哈哈大笑。

    “此乃天意也——”

    说着扶案起身,回顾对面老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