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五百三十七章 我大秦岂好战哉?是好天下之和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七章 我大秦岂好战哉?是好天下之和平 (第3/3页)

亲,不是父亲,哪家又愿意把自己的亲人送上战场,哪家又愿意白发人送黑发人。

    大家都一样,只不过都是一群身不由己的可怜人罢了。

    都是六国君主的错!

    舆论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开始逐渐地向着赵郢希望的方向改变。

    赵郢不由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着按照前世那些推手的操作,在暗中推波助澜,引导舆论,事实证明,那些手段,不仅在后世能大行其道,拿到大秦来,更是如鱼得水。

    毕竟,这个时代的百姓,比后世的百姓更淳朴,也更简单。

    当然,这也归益于赵郢穿越以来,一直孜孜不倦的对自己人设的打造,他仁而爱人,虚怀若谷,关爱百姓,礼贤下士……

    在百姓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努力帮助百姓,为百姓做事,让人感激敬重的皇长孙。

    这两年来,几乎所有的能惠及百姓的政策,都出自当今陛下的提议。

    见自家孙子一副劫后余生的小模样,始皇帝不由笑着打趣道。

    “朕还以为你胸有成竹,一点都不担心呢,原来你也知道害怕啊……”

    赵郢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凑到始皇帝面前,拉了个小凳子,一屁股坐了下来。

    “我怎么不害怕,六国的人心虽然需要拉拢,但关中才是我们大秦的根本,若是为了拉拢六国之人,而失去关中百姓的拥戴,那才真的是得不偿失,玩火自焚……”

    始皇帝见这小子,兀自在那里煞有介事地拍着自己的胸脯,不由笑着摇了摇头。

    有些好奇地问道。

    “郢儿,你这些手段,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赵郢拎起面前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一口气干下去,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很是随意地道。

    “当时从书上学来的……”

    见始皇帝一脸怀疑地看着自己,赵郢很光棍地摊了摊手。

    “大父,读书这玩意儿,就像读兵法,虽然大家都是读的同一本书,但能从中汲取多少智慧,却要全看个人的领悟——谁让你孙子读书读得好啊……”

    说到这里,扬了扬眉,一脸得意地道。

    “大父啊,您老人家读书少,不懂,我们读书人是这样子的……”

    赵郢话没说完,就被始皇帝举起面前的奏疏,啪叽一下给抽到脑门子上。

    “臭小子,说你胖还喘上了……”

    说是这么说,不过始皇帝还是很自然地接受了自家大孙子的这个解释。因为何止是这一次舆论的推动和引导,自家这个大孙子那些近乎不可理解的想法都没办法按照常理来理解。

    只能说,自家这个孙子读书真的是读通,读透了,读出了前人都未曾想到的智慧了,这大概就只能称之为天才了。

    不愧是我始皇帝的孙子!

    ……

    无论外界如何议论,怎么看待,烈士碑、英烈祠和凌烟阁的修建进度,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并始终吸引着百姓的注意力。

    成为人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消化,如今就算是关中的百姓,也已经逐渐接受了赵郢的说法,对六国那些曾经跟自己打生打死的敌人,跟自己家的先烈一起享受香火祭祀,没有了当初那么大的敌意。

    很多东西,真的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只要一开始不崩,后来就会慢慢地习惯了。

    这段时日,对于赵郢和始皇帝来讲,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每日里,就是练练拳,然后坐在一起,优哉游哉地交换着一些国家大事的处理意见。

    最大的一件喜事,莫过于移植在阿房学宫的那株天地奇株,在经过最初的萎靡和不适之后,竟然真的开始慢慢返青,减掉的枝叶上,又开始冒出新的嫩芽。

    按照田击的说法,只要能度过今年这个隆冬,这株奇株就算是真的活过来了。

    日子,转眼就进入了八月底。

    此时,七月种下的夏稻,也终于开始抽节拔高,分蘖授粉。(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