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明军制的弊端!募兵制与世兵制的碰撞!李景隆的“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明军制的弊端!募兵制与世兵制的碰撞!李景隆的“仁”。 (第3/3页)

吗?”

    “走,姐夫,请你喝酒,有弟弟在,包你这次比试绝不会输。”

    “没你在也不会输。”

    “.”

    “这个李逍,仗着有两份功劳,就开始膨胀了。”

    回了洪武宫后,朱元璋气鼓鼓的,躺在躺椅上回想刚才两人之间的谈话,这李逍分明不讲情面。

    “爹,消消气,李逍也不是故意气您的,他这个人性子直的很,有什么说什么。”朱棣在旁边给李逍说好话,吹耳边风。

    “咱能不知道吗?”

    朱元璋哼了一声,“当初咱跟他第一次碰面,他就当着咱的面,说当今圣上有三个毛病。”

    “啊?”朱棣略显惊讶:“还有这事儿?”

    朱元璋没好气道:“这臭小子,说咱第一个毛病是脾气臭,第二个毛病是刚愎自用,第三个毛病是眼界浅,咱差点那时候就把这小子给砍了。”

    “这”朱棣心中一惊,难怪李逍连自己都怼,这胆子的确大啊。

    朱棣看向朱元璋正在皱着眉头,突然发觉有些不对劲

    这前两个毛病,好像都改了啊。

    现在父皇的脾气明显好了很多。

    刚愎自用也改了,能听得进去建议。

    至于眼界浅.这个不好说。

    “爹,今天的事情就当过去吧,那比试就别比了。”朱棣劝道。

    “那怎么行,朕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岂能反悔?”

    朱元璋回过神来,看着朱棣道:“老四,你是怕咱打赌输了,不好下台?”

    朱棣尴尬笑道:“实不相瞒父皇,李逍这小子搞得这个新兵,的确是比卫所战斗力强悍许多,但花费也是真大啊。”

    朱元璋道:“老四,跟咱说实话,你现在是皇帝,这样的事情是你来决定的,你如何认为?”

    朱棣略有所思道:“其实此事儿臣已经思虑许久,觉得可以折中京师用李逍这一套,其他地方还是用卫所制。”

    “那怎么能成这制度和制度发生碰撞,容易出问题。”

    朱元璋道:“要么用李逍的新募兵制,要么就继续沿用现在的军制,怎么能折中呢,绝对不行。”

    朱棣微微一笑,道:“所以.父皇您其实心中也是偏向于李逍吧?这比试也是做给外人看的?”

    其实之前朱棣是想用折中法,但他今天被李逍这么一抛开揉碎了说,总觉得李逍也有道理。

    “其实咱也琢磨不定啊。”

    朱元璋摸着胡子,缓缓道:“此事太过重大,一时间难以抉择,咱也是想通过比试看看,另外有点时间咱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今日看过金库后,咱心中很是震撼,李逍办成了咱办不到的事情,让宝钞真的成了宝钞。咱就觉得李逍绝对不会做鲁莽的事情,他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否则凭借他现在的财富和权势,何必跟咱们两人一起叫板?”

    这就是朱元璋对李逍怼自己没有太生气的缘故。

    凭借李逍现在的地位和财富,大可不必这么干,他却依旧敢跟自己掰扯,说明李逍的心,只有大明。

    这样的好孙女婿,又怎么可能真的去迁怒于他呢?

    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其实爹这比试真的会输.”

    朱棣尴尬一笑道,他是真的常去点兵点将,加上朱高煦常常练兵的缘故,那士兵的素质早就了然于胸了,天下不可能有哪个卫所的兵说是能胜过的,就算是大宁那边的边防军也不行。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咱不信,咱偏要试试,就算输,也不能让李逍那臭小子赢得太过顺利,行了老四,你就告诉我现在各地那个卫所的兵最强。”

    朱棣想了想,道:“当下最强的卫所,恐怕就是浙江慈溪卫了吧。”

    朱元璋道:“李景隆?”

    朱棣点点头:“没错,六年前李景隆与倭寇那一战,被朱允炆给拍进去了,那一战,景隆当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刀剑加身不皱眉,守在城门战到了最后一刻,差点流血而亡,最后是李逍将其救活,自那以后,他便是振作起来,每日勤于练兵,从不懈怠,儿臣也是看在眼里,还打算将他调回京城来。”

    朱元璋微微点头:“那一战的电影,咱也看过,李景隆之前的确犯过大错,不过那一战,令人钦佩。在鬼门关走过一遭后,就跟凤凰涅槃一般,如今又经过六年的磨炼,可堪大用。老四,你即将为大明开疆拓土,刚好趁这个机会将他调回京城,为你所用。”

    朱棣拱手道:“父皇心胸宽广,儿臣佩服!”

    朱元璋淡淡一笑:“好了,咱没真的生气,你也不用在这陪着咱,忙去吧。”

    朱棣拱手退却:“是,那儿臣先行告退。”

    “进!”

    “喝!”

    数千名士兵一同前进。

    “变阵!”

    随着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有序的变化阵型。

    慈溪卫演武场中,一群士兵正拿着长枪练兵。

    将领李景隆站在场中央,随着信号指令传达,士兵们按照将领的吩咐,一丝不苟的执行。

    想要成为一个好兵,那就必须严格听从将领的指令和配合队友,绝不是单打独斗。

    古往今来,一支厉害的军队,士兵必须要学会列队和听懂指挥,个人力量在战场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士兵们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操练,训练纪律,军姿队列,有法有度,听懂旗语。

    “站队列!!”

    李景隆吼道:“想想六年前,倭寇们抢劫我们的财物,屠杀我们的百姓,这些耻辱不能忘,所有人都给我好好操练!”

    “是!”

    所有士兵齐声喊道。

    六年过去,这支卫所的兵士,俨然被李景隆练成了雄兵。

    整整六年,从未懈怠。

    即便是这些士兵平日里还有田地要种,每天只能抽出两个时辰操练,但李景隆依旧严格要求。

    “赵俊,怎么回事,你似乎有怨言?”

    李景隆在校场巡视,发现一名小旗正愁眉苦脸,站姿也不好好站,怒目瞪了过去。

    卫所制度所五千六百士兵为一卫,最高官职为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另外设指挥同知两人,一人负责屯田,一人负责练兵。李景隆的职责就是练兵。

    “李将军。”赵俊略显不满道:“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你也没必要这样练吧,也得让人歇一歇才是啊。”

    “敌人会给你歇息的时间吗?”李景隆吼了一声。

    赵俊气愤道:“哪有敌人,现在倭寇已经被全部剿灭了,没有战事啊。再说了,咱们这距离京城那么远,就算抽兵也不会抽到我们这边来,弟兄们也辛苦啊,别的地方,都不用这么辛苦操练的。”

    李景隆沉声道:“别人是别人,你既然是本将军手下的兵,就服从命令!”

    “天天就会折磨人。”这赵俊也是个犟脾气,索性就坐在了地上,无论旁边的队友怎么劝,都没用。

    “来人,军法处置,拉出去打十军棍。”

    李景隆命令道。

    很快,赵俊就被拉出去打军棍了。

    “将军.”

    这时,赵俊的上司一名百户走了过来,小声帮赵俊求情:“将军恕罪啊,赵俊这段时间老母亲换了重症,请了许多郎中都看不好,心情不太好,听说他为了给老母亲治病,打算将自己那里几亩屯田给卖了”

    “什么?卖田?”

    李景隆眉头一皱,道:“军屯,谁敢收!”

    那百户叹气道:“这也不是没办法嘛,人家的确不收,但赵俊也没办法,总不能看着老母亲病死吧,就偷偷贱价卖了只要不说,谁知道呢?咱这军中许多人都偷偷卖了几亩,没办法”

    “知道了。”

    李景隆点点头,若有所思,随后叹息。

    以前他身居高位,为曹国公,不懂得民间疾苦。

    只有亲自下了基层,才知道下面有多不容易。

    这样的卫所,士兵还要种田养活自己,还要练兵,真的苦。

    其他卫所的将领几个月才练一次,可这样的操练频率又有什么用呢,懒懒散散,兵不像兵,农不像农,打仗之前起码操练半年以上,才能有战斗力

    到了夜晚,李景隆亲自去了赵俊的家里。

    真是家徒四壁,家里老母还瘫痪在床。

    “赵俊,这银子你拿着给老母亲看病吧,田,就别卖了。”

    李景隆拿出银子递了过去,当初他剥夺了国公之位,但并未抄家,家产还是在的。这些年常常私下接济士兵,才能维持操练。

    “将军你”

    这个小旗,真是没想到将军居然会亲自来,顿时为今日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他握着银子,眼角流泪:“将军.今日白天,是我赵俊的错,今日之恩,永生难忘。日后将军有用得上的地方,我赵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古时候的义气,往往一点恩情,真的能以死回报。

    “好了,有你这句话就够了,你是我李景隆的兵,我能见死不救吗?”

    李景隆没有多说什么,拍了拍他的肩膀,就此离去。

    出了房屋,李景隆骑着马朝着家中走去。

    回去的路上,他不由感慨,回想这六年的经历,他看到了卫所制的弊端。

    他看到自己手下的士兵们的可怜。

    既要屯田,还要交税,更是要练兵,苦啊

    只可惜,他如今也不过是一个无人问津的人,又能说些什么呢,他只能做好自己分内做的事情,就够了。

    “夫君,夫君,好消息!”

    李景隆刚回到家中院子,袁氏就急忙过来迎接。

    这些年过去,唯有这个妻子始终不离不弃,李景隆感觉,其实.这些年在这里生活,也挺好的。

    “什么好消息啊?”

    李景隆笑了笑道。

    “圣旨。”

    袁氏拿出圣旨道:“方才朝廷来人了,不过你今日回来的太晚,那传信的人不愿意等,就将圣旨放这儿,走了。”

    “圣旨.”

    熟悉又陌生的两个字,传入李景隆耳中,如洪钟大吕敲响。

    “圣上还记得臣,圣上还记得臣”

    李景隆一时间眼眶通红,跪在地上:“臣李景隆,接旨!”

    “夫君,这里没别人,你自己来看?”

    袁氏微微一笑,其实她已经看到圣旨的内容。

    上面写着,让李景隆带着卫兵去京师演练,若是获胜,就赐还他曹国公的爵位。

    她深深为夫君感到开心,这些年苦苦练兵,没有白费啊.真是苦心人天不负

    “嗯。”

    李景隆点点头,接过圣旨,自己观看。

    “圣上!圣上果然还记得我李家”

    看完圣旨后,李景隆已经泣不成声:“承蒙圣恩啊,承蒙圣恩.”

    “夫君,苦尽甘来,这次你好好去做吧,我等你。”

    袁氏依旧如往常以往,无条件的支持着李景隆。

    “嗯,无论如何,我李景隆要竭尽全力。”

    李景隆点点头:“为了我李家的荣耀也为了天下的士兵们.”(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