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高铁和橘子 (第2/3页)
都来了。
好像他们没什么事情一样,集体都来了。
其实他们不是没事儿,而是知道了许多年要来,提前做了安排。
加上康时清提交上来的高速铁路计划,实在是太诱人了。
时速两百公里的高速铁路啊,这是七十年代敢想敢做的事儿么?
如果这样的铁路一旦建设完成,未来从白云城到西水村的时间,将缩短至一个小时之内。
即便是从白云城到江城,总共一千公里的路程,不计算停靠站的时间,也就是五个小时罢了。
比起现在时速七十公里,实际上只有六十多公里的京广线,高速铁路计划,太诱人了。
“小许同志,你先跟我们说说,技术上面,你们如何实现这样的高速铁路?”
领导们一张口,许多年便知道,他们提前做过功课了。
这样的大计划,领导们都不傻,当然知道要干嘛了。
不提火车的动力技术、安全等方面的事儿,仅仅只是隧道修建,就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领导,这个计划有分很多步骤,其中之一就是铁路修建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的隧道!”
“提起隧道,想必领导们也知道现如今港岛的铁路已经在今年突破了第九条线路了吧?那么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盾构机?”
盾构机?
领导们面面相觑,他们当中,有人听说过,也有人没有听说过。
但他们了解的盾构机,跟许多年说的盾构机,肯定是有非常大的区别。
因为经过差不多十年的积累和发展,许多年在和平岛上面,已经让人把盾构机的技术,发展到了原时空千禧年代的水平了。
就不说其他了,反正从白云城到江城这一千公里遇到的隧道,在这些盾构机面前,绝对是抵挡不住的。
当然了,如果是云贵地区的隧道,那还是算了吧。
那边的隧道,地形结构太复杂了。
即便是原时空的二三年,也未必能顺利拿下呢,何况是现在?
可不是许多年瞧不起和平岛那些科学家、研究员,而是术业有专攻,时代的差距,不是短短十年就可以缩小的。
“真的可以做到么?”
领导们还挺激动的,见许多年点头,又有领导提出了问题。
投资需要多少?未来收益应该怎么办?
“领导,这可是国之重器,当然不能交给私人了。”
“当然了,考虑到现在大家手里头都没钱,我这边可以借钱借人的。”
听到许多年的话,领导们全都笑了,同时也十分感激。
大家丝毫不会怀疑许多年是否别有用心,因为许多年之前上交给到文津街的核动力反应装置、核潜艇、隐形战斗机等等,那些不是价值无量的?
一个铁路收益权,就算价值千亿万亿人民币,要是文津街这边说收回来,随时就可以收回来。
因此听到许多年这样说,大家也只是感激地笑着。
不过,领导们还是摇头拒绝了。
虽说文津街这边穷,没什么钱,但总不能全都问许多年个人拿钱吧?
何况,许多年已经投资了一条高速公路,这可是百亿港币啊。
即便以许多年自己的身家,要拿出这样一笔巨款,显然也是十分吃力的。
接下来,领导们就针对这个铁路计划,进行探讨。
核心技术层面的事儿,交给许多年这边解决就是了。
未来的铁路收益权,自然会有许多年的一份,不多,仅仅只有百分之一。
饶是如此,这笔钱也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当然了,许多年压根儿就看不上这点收益。
因为到了未来,这条铁路盈利的时候,最少都是九十年代或者是千禧年代之后的事儿了。
甭说那个时候,即便是以许多年现如今的身家,他也看不上这些钱啊。
明面上,他现如今已经有了九龙仓集团、苹果手机公司、丫丫玩具厂、惠民超市、全家便利店、新经济日报等企业。
仅仅只是这些企业,几百亿港币的身家,还是没有问题的。
甚至,叫真来说,上千亿港币也都是很有可能的。
因为惠民超市目前的市值,绝对突破了一百五十亿美刀。
按照当前一美金兑换四点五元港币的市值来计算,这便是六百七十多港币的市值。
其中,许多年自己就占据了六成左右的股份。
这部分的价值就是四百零五亿港币了。
苹果公司、九龙仓集团等等,其他企业加一起,价值三四百亿港币,勉勉强强。
再四舍五入一番,千亿港币身家,完全没有问题。
暗地里的实际身家,早就超过万亿了。
神话资本目前掌控了超过三百亿美金的资金,它已经不是七三年那会儿,只有十几二十亿港币的小虾米了。
以及神话资本自己收购并且掌控的恒生银行。
因此,单凭这个还没有曝光出去的资金,稍微动一动,港岛经济都要震三震。
至于说他马甲名下的劳斯莱斯集团、环球宇宙银行等等企业所控制的资本,以及和平岛这样的地方。
富可敌国这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许多年。
因此,他亲自推动这条高速铁路,并非只是一时兴起,而是早就做好了规划。
在文津街这边开了两天的会议,许多年这才结束京城之行,然后返回西水村。
由于老许和周红梅都在西水村,他现在也不怎么待在北河胡同那边了。
国庆节过去之后,十一月份即将到来,许多年终于带着老许老两口回京城了。
西水村这边的建设,已经告一段落了,坟墓也已经整修得非常漂亮了,就不需要继续待着了。
比较难搞的是,老许自己的坟墓,至今还没找到,他自己还有些不太满意。
风水大师其实已经找了三个备选,也做好了印记,简单地修缮了空坟墓。
但老许思来想去,还是不太满意。
主要是他担心这些地方,会影响到后世子孙的财运官运等等,所以还是再等一等吧。
可能还有更好的选择呢?
对此,许多年是真的非常无奈。
摊上这么一个老爹,也是难搞。
京城,北河胡同,许多年在院子里,帮忙存储大白菜。
现在是十一月初,冬储白菜的时间。
小豆包、小团子她们全都趁着周末,来京城这边再次体验冬储大白菜的活动。
这是她们儿时的回忆。
“姐姐,为什么我们要买这么多大白菜呀?”
帮忙运输大白菜的许梦瑶,表示无法理解。
可她也问错了对象,许一也一样不懂啊。
毕竟许一她出生在港岛,也在港岛长大,对冬储大白菜这事儿,知之甚少。
还是白豆腐听到了,笑着给她们两姐妹解释了一下。
远处,正在码放大白菜的许多年,笑呵呵地看着两个小家伙,大声道:
“今晚吃猪肉炖大白菜,你们想不想吃啊?”
肯定想啊!
特别是小豆包她们,听到炖大白菜的时候,眼睛亮了起来。
虽说她们已经不缺吃喝了,甚至吃过不少这样的美食。
然而,对于这种童年的味道,她们还是很期待的。
傍晚,许多年和秦淮茹两口子亲自动手制作晚餐,小豆包她们也在边儿上帮忙。
他们一家是很和谐友爱的,看得其他邻居羡慕不已。
餐桌上,小豆包她们吃得特别开心,这味道跟小时候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吃起来,没有小时候的感觉了。
小时候是大家一起争着抢着吃,气氛特别好。
现在的话,更多是谦让,也没人跟她们抢吃的了,气氛自然不一样了。
再说了,她们也都长大了,什么美食没见过啊?
大家吃得正高兴的时候,老许忽然开心问道:
“老五,你们一家什么时候搬回来这边住啊?”
“短时间还不太行,要再过一两年。”
听到许多年的话,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聊了起来。
周红梅稍微有些激动,询问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一和梦瑶她们还太小了,需要上学,暂时来说,还是港岛那边的教育环境更适合她们。”
顿了顿,许多年接着说道:
“还有就是现在京城这边的风气也还没彻底开放,就算真的开放了,那也是一步步来的”
就北河胡同这边的房子,偶尔回来住一住,许多年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可若是经常在这边住,多少还是会不习惯的。
有句话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此话用来形容许多年一家,再适合不过了。
尽管许多年坚定,未来肯定还会回京城这边常住的。
但他总不能强迫孩子们也跟着他一起回来吧?
何况,孩子们陆陆续续长大成人了,她们该有自己的生活了。
这个话题聊了一会儿,很快就又被岔开了。
老许和周红梅的意思,十分明显,他们还是希望回到过去那种一大家子生活在一块儿的场景。
只是可惜,回不去了。
甭说许多年一家很难做到,便是其他几兄弟也很难。
比如许晓倩和许晓蔓两姐妹,她们在港岛有自己的事业,怎么会跑回京城这边长待呢。
许多年唯一可以保证的,那便是重要节假日,都会把大家给喊回来。
他开口说话,一大家子人,没有谁敢不听话的。
即便是许大年和胡美凤两口子,也不敢再这件事上面,跟许多年炸刺。
转过天,许多年又去了一趟文津街开会。
会议内容还是之前的高速铁路计划,这一次来了不少专家,就连钱老他们也都来了。
一个投资很大的计划,对现在的文津街来说,当然是慎之又慎了。
虽说此事有许多年兜底,并且大部分核心技术,许多年已经拿出来了。
按理说,领导们应该非常相信许多年的计划,直接开始计划便可。
但这肯定是不可以的,越是大事儿,越不能急。
作为龙的传人,传承下来的很多老祖宗的智慧,绝对有它的道理。
会议持续了一周,商讨了很多技术方面的事儿,所以这事儿最为麻烦,也是耗时最长的部分。
开会期间,秦淮茹带着小豆包她们先回港岛去了。
北河胡同再次恢复了平静,没有了之前的热闹。
结束会议之后,京城的冬天也如期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