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四十四章 谋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谋定 (第3/3页)

其次,他觉得这个计策需要考虑时局。

    如今刘宏态度明确,杨明宜守不宜攻。

    杨明听完后点头认可。

    如今发生的一切,赵忠被杀,曹节提前出任尚书令,都是他杀赵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就如同王胡的出现是个意外一样,这些事情的发生都不在他计划之中。

    不过这些并不影响他的主体计划。

    因为他的计划从来都不是和此前的窦武,或者是历史中的袁绍那样“除尽宦官,士人专政”。

    作为穿越者,他知道刘宏是可以说出“张让是我公,赵忠是我母”的天子,你杀尽宦官跟杀刘宏有多大分别?

    所以刘宏在位之时,这么做就不可能成功。

    而他此前所做看似处处针对宦官,但都事出有因,杀王甫是为扬名,杀赵延是意外,计除赵忠则是自保。

    何况宦官就是导致大汉崩盘的所有原因吗?

    不,它们只是最后那根稻草。

    士人,或者是世家大族兼并土地才是主因。

    历史之中,几乎每个王朝末年都是土地兼并到极端诱发了农民起义,朝廷被迫将军权下放,然后形成割据势力,进而导致王朝崩塌。

    东汉也是如此。

    而且东汉先天畸形,这是一个为了延续汉国祚,皇帝向世家妥协而建立的王朝。

    这意味着即便他现在是皇帝,也拿这些世家大族毫无办法。

    别说刘宏如今就是这样,当初立国的汉光武帝刘秀什么人杰,他丈量土地都能搞得“民变四起”而不得不中止。

    杨明可不觉得他比“大魔导师”还更有治国才能。

    因此“除尽宦官,士人专政”一不可行,二即便成功也没太大意义。

    他的主体计划一直未变,就是破而后立,走争霸之路。

    第一个五年扬名已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就是要招揽人才,打造基本盘,为黄巾之乱做准备。

    关于黄巾之乱,他在雒阳时也曾想过是否可以靠杀张角来阻止,或者减轻起义规模,让百姓少遭些苦难。

    但这次青州之行,他越发感到黄巾起义爆发的必然性。

    底层百姓连活着都是奢求之时,那就是一堆干草,一粒火星就可以点燃。

    杀了张角,无非是等待下一个起义军领头人出现。

    况且此时的张角为“大贤良师”,杀了他民怨沸腾,未尝不会让起义提前爆发,又或者是参与之众更多,适得其反。

    换句话说,两汉四百多年堆积的问题,已经呈现出一种不可逆的大势。

    所以王修“韬光养晦,等待时机”的建议恰到时机,也正中下怀。

    ……

    几日后,一辆輼輬在执金吾卫士护送下抵达孟津。

    杨明在卧榻上见到了吕强,那个他只听过却又素未谋面的宦官中的“特例”。

    吕强其人看起来也如曹节等人一般消瘦,但那份气质,即便是不会相术之人也完全能感觉出来,与曹节等人截然不同。

    吕强持节,代天子慰问。

    杨明自然知道慰问不过幌子,确认伤势才是目的。

    因此他坦然展示了自己未愈合,看着仍触目惊心的伤口,吕强看完后关心了一阵便走了。

    等到吕强离开,王修走了进来。

    “他往东郡去了吗?”杨明开口问道。

    王修点了点头,接着道:“我有些担心,那华佗是否会依主公所言回答。”

    “叔治不必担忧。”杨明摆了摆手。

    “主公为何如此肯定?”王修仍有担心。

    “他知我活,于百姓有利。”杨明回道。

    ……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