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重头戏 (第2/3页)
参与,徐氏餐饮老板徐安得到了河子堡上下所有人的一致签名认可.经过层层审批,多次考核审查,各部门意见得到了统一”
随着红河市领导的讲话,那些站在两侧的工作人员们忽然有了动静,一位助理双手捧着一个铺了红布的托盘走到了红河市领导的身边,
因为高度以及角度等一系列原因,徐安未能看到托盘中放着的是什么东西,但通过红河市领导脸上的笑容,背后传来的那细细密密的模糊低语,还有那阵阵的低呼声,徐安的心脏开始用力跳动了起来
扑通——扑通——扑通扑通————
每一次跳动都比前一次要用力,每一次跳动都比前一次要快.
短短几句话的功夫,徐安感觉自己的心脏的跳动已经激烈得要从胸腔内跳出.
“在今天这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在徐氏餐饮旗下食品采购加工厂动工仪式的良辰吉日上,为了感谢徐安徐老板利用自身的资金和人脉为的经济发展、产业投资、脱贫攻坚带来了机遇”
“.我宣布!徐氏餐饮、徐安、徐老板获得由青岩省发出的、第一份【名誉村长】聘书!河子堡上下三百零六户人家向徐安徐老板您发出诚挚的邀请,请您接下这份聘书”
“.请问,徐老板您是否愿意成为河子堡的名誉村长!”
啥.啥玩意.名誉村长这是什么.昨天沟通的动工仪式流程中没有这一环啊!
大脑一片空白的徐安,眼神下意识地就落在了驻扎在河子堡的徐和平身上,等待他给自己一个解释。
“去去啊安子,你快去啊.这是好事来的!大好事!”
徐和平对上徐安的视线便连忙催促其上台,说罢见徐安毫无反应顿时就着急了,右手隐秘地伸向徐安的腰间软肉上,两指夹住一小块皮肉猛地一用力,徐安的那双充满迷茫的眼睛瞬间睁到了最大,眼睛也恢复了清明。
“安子,快上台,大伙都在等着你呢!”徐和平见徐安回过神来,再次催促道:“这就是个荣誉证书,证明大伙认可且支持你所做的一切!”
听着徐和平的话语,徐安的脖子小幅度转动着,视线缓缓从在场众人身上扫过。
面带欣喜之色、脸色潮红的李四新;大声欢呼着抱成一团的村民们;被热烈的气氛带动着一块欢呼鼓掌的一众电视台媒体记者们
环视一周后,徐安的目光最终落在了站在台上笑着看向自己的红河市领导身上,一抹笑意忽然从徐安的眼中洋溢开来,飞速蔓延到眼角、鼻尖、嘴角乃至整张脸上,一口洁白的牙齿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经过河子堡村委研究,红河市领导班子同意,为了促进河子堡的振兴发展,特聘请徐安先生担任河子堡【名誉村长】一职.”
一个轻飘飘但又沉甸甸的红色证书被红河市领导拿起,郑重其事地落在了徐安的双手之上
咚咚——咚咚锵——噼里啪啦————
伴随着掌声、呼唤声、锣鼓声以及鞭炮声,那辆屹立在食品加工厂之上的挖掘机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嗡鸣声后,那巨大笨重的挖斗灵巧地升起落下,直至完全没入泥土中
再次升起时,地面上赫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黑坑,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箱传遍了四野。
“徐氏餐饮食品采购工厂动工仪式——圆满结束!”
就这么迷迷糊糊地,在晕晕乎乎中,动工仪式结束了,紧跟其后的环节是邀请一众领导参观河子堡的现有‘产业’。
或许是因为参加动工仪式的人数太多,又或者是因为摄影师一路跟拍的缘故,尽管食品采购工厂距离河子堡有着八百米的距离,众人都是徒步缓慢地朝着河子堡的方向走去
在徐安等人还在相互贺喜以及寒暄的时候,村民们已经先行一步离开。
这些村民们从动工仪式现场走出不到两百米后,纷纷钻进了道路两旁的半人高草丛的,再次出来的时候,这些人身上便多了一个巨大的背篓,背篓中放着一个扎着红绳、鼓鼓囊囊、高出头顶将近二十公分的蛇皮袋。
红河市领导还是头一回看到这种场景,忍不住好奇问道:“他们身后背篓中背着的是什么,这是打算干什么去?”
“他们背着的应该是土豆”李四新及时上前解释道:“徐老板昨天跟各村签订了采购土豆的合同,其中二十吨土豆是要今天收集齐全并发到海市去的”
“是个好事!”红河市领导点头夸赞了一句话,扭头看向徐安,再次出言夸赞道:“徐老板真是个行动派啊!昨天才听说了您要采购一百吨土豆的事情,今儿就行动上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没有没有.”徐安谦虚道:“也是合作商要得比较急,我也只能劳烦大伙加快一点速度了.”
“一百吨土豆可不好存储,徐老板您这边安排好了没?”
“安排好了,周边村子都有不少空置的大地窖”
闲谈间,河子堡的村道隐约出现在众人眼前,就在此时,两辆破旧的三轮车从村道上驶过,飞快地朝着村口外的宽大黄土路驶去.
“大伙还真勤快啊,这就带着农具到田地里忙活去了!”红河市领导见状再次感慨了一句,语罢,他便从李四新眼中看到一抹迟疑之色,当即再次开口道:“李书记,难不成他们不是到田地里去?”
“嗯”李四新心中衡量了一番后果断摇头道:“还真不是,有了徐老板帮忙销售,田地里的庄稼作物早早地就全都收回来了,现在已经接近售罄了。”
“哦”红河市领导锲而不舍地问道:“那他们这是出门打短工去了吗?”
“也不是,他们是巡逻道路去了!”李四新简明扼要地将原因道出:
“前些天,一辆装载着建筑材料的大卡车行驶到半路陷进去坑里出不来,后面好几个村子的人去帮忙才将车子给拉了出来.这种事情自从进出的大货车多了之后就经常发生,咱们就商量了一下,各村子轮着安排两队人去巡逻道路,看到坑洼的地方就修补一下.”
“这就是主人翁精神啊”红河市领导闻言点头给这种行为下了一个定论。
拐进了河子堡的村道后,远远地便看到了两座湛蓝的推拉雨棚伫立在河子堡村子的中央,十分的醒目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