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一文一武” (第2/3页)
怕哪个,其实反而是文的……
二人进城之后,刘禅无奈挥退了随行的侍卫,便同诸葛亮一同进了自己在街亭的临时“大汉皇太子办事处”。
结果没想到,前脚刚进屋,诸葛亮一撩衣袍,竟是扑通一声便双膝跪地,俯身行了个大礼。
刘禅吓了一跳,连忙弯腰去扶:“诸葛叔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不成想这次诸葛亮却坚决的很,俯首在地,悲声道:“令太子遇险,臣难辞其咎。稍后亦当面见陛下,自领责罚!”
自己神力,却不敢硬去拽他,刘禅苦笑道:“是我自己决定夜袭曹营,与诸葛叔何干?伱先起来说。”
诸葛亮道:“若非臣亦赞同太子来守街亭,便不至令太子行险,置大汉未来江山社稷于不顾,置万千黎民命运于不顾……
“陛下将太子治学之事交托于臣,今太子如此冒险,怎能与臣无干?需知……”
随后,诸葛亮便拿出了当年劝东吴联刘抗曹的架势,引经据典、谈古论今一顿输出,直说得刘禅哑口无言。
往日面对老刘时的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如今对上火力全开的诸葛亮立刻一败涂地,完全没有还嘴之力。
这便是为什么他更怕来文的……面对其他人时只有他刘禅嘴炮输出的份,唯独面对说教模式的诸葛亮,自己毫无办法。
当然,这也是他对诸葛亮既敬且爱的缘故,就和老刘的鞋底子一个道理。
其实以如今刘禅的实力,年老体衰的老刘再来十个也打不过他。
但老刘就算再衰老数倍,他真若作势要抄鞋底子,刘禅也还是会心虚。
“呃……诸葛叔,我答应你,此后若非万不得已,肯定不会再这么冒险了。”耐心等着诸葛亮说完,刘禅才表态道。
态度端正,无懈可击。
诸葛亮暗叹一声,没有再对刘禅话中的“若非万不得已”较真。
相处多年,他也知道这已是太子最大限度的让步了,这才起身。
“望太子时刻牢记,自己一身,关乎无数人的生死命运,万不可轻率行事。”
“好,我知道了。”刘禅此时的笑脸,倒是与自己的年龄十分匹配。
诸葛亮无奈摇头,问道:“太子用兵,向来谋定而后动,为何今次如此草率?”
见诸葛叔已经关闭了说教模式,刘禅也正色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等诸葛叔援兵到达,那张郃只怕早已退走。
“其人并非无谋匹夫,见我军势大,必不肯在此决战。若让其逃回关中,我军运粮艰难难以久持,曹丕得知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