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托尼,带水,耶! (第2/3页)
反击风格。
c罗、本泽马、迪玛利亚等人,能保证球队前场推进的源源动力。
但遇上中下游球队的铁桶阵时,中场的控制和创造力不足的缺陷,就暴露无遗。
眼光挑剔的美凌格球迷,是不会认可这种战术的。
所以安切洛蒂上任后,首先是对中场进行改造,把迪玛利亚从边锋的位置往后移,确保中场有个稳定推进的爆点。
最能直接体现安切洛蒂改造中场成功的,是13-14赛季欧冠决赛。
迪玛利亚作为中前卫首发,隐藏在bbc身后。
在拉莫斯读秒扳平后,双方进入加时赛。
在加时赛中,迪玛利亚突然爆发,从中路一路杀奔到禁区内,一脚低射,打在库尔图瓦腿上发生折射,被后点的贝尔头球破门。
也正是这个进球,皇马彻底击溃马竞球队的心理防线。
在夺得阔别已久的欧冠奖杯后,安切洛蒂在迪玛利亚、阿隆索相继离开后,寻求改变。
世界杯金靴哈梅斯,世界杯冠军中场克罗斯的加盟,皇马的技术性中场开始建立。
依靠这套阵容,皇马拿下了22连胜。
但接踵而来的防守问题,让球队在赛季后半段面临崩盘,赛季颗粒无收,安切洛蒂也黯然下课。
贝尼特斯接过皇马教鞭,成为新赛季主帅。
为了坚决皇马后腰无力的问题,贝尼特斯召回卡塞米罗,来加强球队的防守。
但改革是需要时间,球迷留给贝尼特斯的时间并不多。
在主场0:4惨败给巴萨后,下课的钟声已经敲响。
皇马下一个接任者,就是如今的齐达内。
要论战术素养和临场指挥,他不如前几位皇马主教练。
但他通过前几任留下的战术框架和人员结构,打造出一套适合皇马的战术体系,开始走向辉煌之路。
其中,对于中场的改造,是最为关键的。
他不仅帮助年轻的卡塞米罗在后腰位置站稳脚跟,还根据球员的技术和特点,进行优化互补,完美契合。
齐达内首次国家德比首秀,就在诺坎普打了一个翻身仗。
皇马的全新的三中场,在诺坎普顶住了巴萨的冲击,顶住了巨大压力,以2:1力克对手。
从此,以克罗斯、卡塞米罗、莫德里奇组成的中场,开始走向辉煌。
回到比赛。
当皇马组织进攻时,克罗斯的位置会比较靠后。
开阔的视野,原地摆脱能力强,精准的长传调度,使得克罗斯在后场组织游刃有余。
在他拿球时,可以和身边多名球友进行传球配合。
拉莫斯、卡塞米罗、马塞洛、c罗都会主动向他靠拢,形成强侧进攻。
当对手防守朝他转移时,克罗斯会利用自己精准的传球,分给中路的莫德里奇。
或者是更远端的贝尔,由他们来负责推进进攻。
第12分钟,皇马在后场不断传球吸引防守转移后,由克罗斯将球传给中路接应的莫德里奇。
克罗地亚中场速度并不是非常快,但他能利用出色的带球技术和合理的卡位,化解压迫和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