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皇家煤气公司 (第3/3页)
的是社会价值。
使用煤气可以大幅降低污染,同时还能减少火灾风险。
弗兰茨可一点也不想把维也纳变成和伦敦一样的城市,黑色的天空不时降下酸雨,白色的浓雾多藏着喜欢开膛破肚的杀人狂,绿色的河水中漂着鱼骨,以及狂笑之人.
事实上弗兰茨在维也纳第二次扩建时期就将工厂迁移到了城市外围,污染重的工厂则迁到了下游,不过工厂对城市污染依然无法避免。
以现在的情况弗兰茨还真不能将工厂全都搬出维也纳,毕竟此时工业可是一座城市实力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维也纳周围的树木被大量砍伐,用木柴生火做饭的人反而一般都是有钱人,平民更多会选择廉价、高效的煤炭。
然而由于很多人缺乏常识,在屋中生火的时候顺手关闭了门窗,由此引发了无数惨剧。
这个时代消防队的水平不能说没有,但只能说十分有限。面对火灾大多数时候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组织结构松散,工具简陋,专业性也十分有限。
此时只有法国消防的专业化程度最高,其实他们是有军事编制的部队,这一制度被后世争相效仿。
英国消防队则是以心黑、要价高闻名于世,虽然有一些志愿者组成的消防队,但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运气,毕竟只是志愿者,工时不太确定。
奥地利帝国的消防体系很有国家特色,既有效仿法国的专业消防部队,又有市场化用工,对于社区志愿者也是来者不拒,甚至还保留了传统的贵族私人消防队。
不过别看名头这么多,实际效率依然低到离谱。
众所周知一件事如果只有一个部门负责那叫责无旁贷,两个部门负责就容易相互推诿,三个部门就容易出现没水吃的局面,更别说四个部门了。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席卷了四分之一个维也纳的火灾,起初只是一家距离灯油厂五十米外的面包店起火,面包店的老板和学徒迅速扑灭了自家的火势,然而隔壁商户却不幸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