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47章 淄川薛氏玻璃工坊来了个官人(四更到)
第147章 淄川薛氏玻璃工坊来了个官人(四更到) (第3/3页)
就让官家给贬谪到了穷山恶水去恰山珍,住窝棚。
要是官家知道这小子这段时间得意忘形,居然敢于跟他当连襟,呵呵……
“小高状元啊,不是咱家心狠,要怪,就怪你自己管不住自己。
小小年纪,就已然得意忘形,咱家推你一把,也是希望你能明白,官家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咱家也不是那么……”
杨戬小声地嘟囔着,美滋滋地拍了拍袖口,有了这玩意。
他高璋哪怕再天纵奇才,可咱家想要搞他,那也不过是三根手指头捏田螺,轻松无比。
#####
淄川不大,但也不小,这里的手工业十分的繁荣,特别是这一带,算得上是大宋最出名的玻璃生产销售集散地。
只可惜,在大宋,玻璃玉这种玩意,早已经在宋人明白了玻璃玉的构成,再加上玻璃玉本身的质量问题。
使得玻璃成为了一种较为小众的产品,但好在终究还是有销路,让淄川的这些玻璃工坊,得以继续生存。
只不过大家的思路都很统一,就是想方设法,怎么才能够将这玻璃烧得跟玉看起来差不多。
只可惜,这原本就是一条邪道,完全跟玻璃的本质是反向而行。
但也不是没有另辟蹊径的玻璃工坊,就像薛老汉,带着两个儿子,经营着一家不大的玻璃工坊。
他们家的玻璃工坊的制品,与其他家的思路则有些不一样。
就是在想方设法地怎么努力让玻璃变得透明一点,努力向水晶制品靠近。
为此,薛老汉与两个儿子,不仅仅在烧制原料上进行改良,也在燃料上做文章。
说不明有一天,能够烧制出跟水晶工艺品一模一样的玻璃制品来。
正是因为他们家的这种思路和理念,制作出来的玻璃产品,都显得较为透明。
重要的是,父子三人的手艺都相当不错,不少大工坊有时候也会专门倒他家来制定一些制别订制的玻璃器皿。
这天时间已然渐近午时,负责看守店铺的薛夫人程氏见到有位体格健壮,步姿豪横的中年人步入了商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