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790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90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下) (第3/3页)

马植瞬间秒懂,不得不朝着王甫翘起了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宋国这就相当于手里边握着一把王炸的好牌,这也是为何萧奉先会被吓得脸色大变,如此迫不及待的原因。

    你敢不答应,宋国有的是办法扶立晋王为辽国之主,然后以替辽复国之名,尽取这燕云十六州。

    何况现如今宋国武卒之战力,已然是久经战火的考验,灭西夏,覆辽骑,败金国。

    一副越打越强的架势,他们已然在河北之地精兵简政,磨刀霍霍数载,不是他们解决不了如今早已虚弱不堪的大辽,只是为有一个和平接收燕云十六州的机会罢了。

    “不愧是自有科举取士以来,以十一之龄而得以高中状元的神童啊,宋国有此等国士,复汉唐之盛世,就在眼前……”

    #####

    梁王耶律雅里于南京析津府登基为大辽天子,宣布北面的耶律淳是伪帝,号召天下共伐之。

    册封国舅萧奉先为秦晋国王,中书令,摄政主持大辽军政。册封国舅萧嗣先为魏国王,枢密使,辽兴军节度使……

    并且在第一时间委派副宰相、礼部尚书马植为使臣,径直朝着宋庭而去。

    现如今的大辽枢密副使,南部都统兼信安军节度权耶律宏光,早在第一时间就离开了析津府,快马加鞭地径直奔向辽宋边境。

    #####

    “辽国梁王登基为皇,如今已委副宰相、礼部尚书马植为使前来……”

    高璋扫过这些被他连夜召集而来的文武大臣,沉声言道。

    “这位新登基的辽国之主愿意向我大宋献出燕云十六州,换取我大宋全力襄助辽国新主耶律雅里……”

    此言一出,厅内先是一片死寂,旋即就是一阵差点把屋子顶都给掀开的呼喊声在厅中此起彼伏。

    看着这些大宋文臣武将此刻兴奋到无以复加的样子,高璋亦笑了半天之后,这才撩起前襟,快步朝着屋外行去。

    在一干人等错愕的注视之下,高璋来到了厅外,迎着厅外那过百役吏士卒好奇的目光选好了方向。

    扶了扶自己的官帽,理了理衣襟,这才五体投地拜倒在地,连续三拜。

    那些陪同高璋一同走了出来的一干文武,心中单走一个六,都顺风顺水地面朝着大宋东京的方向拜倒在地。

    就听到那高璋慷慨激昂地大声诵道。

    “臣恭祝圣天子荡平西夏,恭祝圣天子立我宋域于辽东,恭贺圣天子收复燕云之地在即……

    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

    “……天锡义勇,神运机智,戡定祸乱,削平天下,海内蒙恩,德至渥也。”

    “这一期《东京商报》所言极是,官家的确可谓圣天子也,太祖皇帝得天下,破上党,取李筠,征维扬,诛李重进……定我大宋社稷。”

    “太宗皇帝破北汉,武功虽不足,但是内修文治改革科举,大修书籍,令我大宋文治鼎盛……”

    “……官家继承父兄之遗志,锐意变法革新,精修武备十余载,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拘一格。”

    “破格录十一之龄的高珪璋为有史载以来的神童状元,又选贤用能,方有我大宋扫平西夏,解西北百年之忧患。”

    “如今燕云十六州光复在望,我大宋终于也有了复汉唐盛世之大气象……”

    安坐在樊楼东楼雅间中的师师姑娘,听着下方的那些明显喝得面红耳赤,犹自兴奋地在这里高谈阔论的达官显贵。

    优雅地抬起了玉臂,给坐在一旁,犹如泥雕木胎一般坐着一动不动的大宋天子赵佶递上茶水。

    虽然官家赵佶今日滴酒未进,可是他那张白净的脸庞,已经赤红得犹如喝醉了一般。

    这些美溢之词,是他这一辈子听到过的最美妙的声音。

    那种感觉,甚至都快要赶上他第一次登上登仙舟,凌空百丈,远眺大宋大好河山时的心情。

    不,甚至是犹有过之,太祖立国,太宗皇帝除了扫平一个北汉之外,再无武功。

    之后百余年来,大宋虽然文治鼎盛,富甲天下,但是却成为了天下诸国眼中的受气包,钱多人傻的那种。

    而今,终于在自己与爱徒高璋的操弄之下,有了汉唐盛世之气象。

    汉之武帝,唐之文皇,也不知道等到自己百年之后,这天下,会给自己一个怎样的美谥?

    自己会被后世称之为宋武帝?不不不,仅仅一个开疆拓土或者平定祸乱的巨大功业,又怎么足以形容自己的那盖世的才华学识,文采风流?

    兴许,只有一个圣字?不不不,那位辽国圣宗皇帝文治弱于朕,武功亦弱于朕,焉有与朕并列于青史之理?

    等朕好好想想,还有哪个字,唔……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

    不过那位唐高宗不过是多借父萌,方有此绩,而自己虽也承父兄之业,却远胜父兄之功绩。

    必可像那唐太宗一般,开创专属于自己的“**之治。”

    唔……如此一来,似乎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致志大图曰景;繇义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义而齐曰景;明照旁周曰景的景字,更适合自己……

    一副管事打扮的杨戬此刻脚步匆匆地赶到了楼上,凑到了正在考虑自己生前身后名的官家赵佶耳边。

    “……官家,辽国使节马植,已抵东京。”

    赵佶端起了茶水,犹如饮酒般一口抽干,甚是扬眉吐气地得意一笑。

    “终于来了,他若是再不来,朕都想要派人去接喽。”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