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第2/3页)
六次大战,竟然和之后三百年间发生战争的走向不谋而合,此外他的笔法犀利……”
黎乐生都不带打结巴的说完了回答,老师赞许的点头,说“很好,回答的很有想法,请坐吧。”
黎乐生再坐下后,就不敢出小差了,认真的听讲了一会,发现这节课其实很有意思。
这节课是文学历史,现在主讲的就是著名的第四次大战时期的作家竺斯伯。战争时期总容易出现杰出的人才,也容易诞生笔触直击人心的作家。竺斯伯正是这样的一位作家,他描述战争、反思战争的作品很多,十分深刻,然而比他的这些作品更出名的,是他的预言能力。他预言的第五第六次大战,和几百年后发生的历史相似度十分之高,而他却是英年早逝,死在大战未结束的时候。
在联盟未成立,各个国家各自为政,战乱纷纷的时候,还出了一个邪教,领导者号称自己是竺斯伯的转世,要进行之后的预言,糊弄了很多愚民加入其中。就算是现在,打着竺斯伯称呼的邪教也都有,不过是换了更高级的名目和谎言罢了,所以竺斯伯此人,在文学史上,也算是个别样的作家了。他文学上的成就,在政治上被邪教带来的影响给抵消了,当时很多学者都认为需要封存他的书籍,特别是《我看见了》这本书,也确实被禁过一段时间,直到联盟成立后,局势稳定了,竺斯伯才能够作为一个文学家,进入到大众的视野里。
黎乐生其实很纳闷,怎么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星际世界,封建迷信这种东西还能有市场啊。预言什么的,再准还能准到哪里去,战争确实有其必然性,不过是一个研究颇深的学者,对战争和今后的局势做了分析而已,不过都是套路。但即使这样,黎乐生还是把这本书加入了自己的书单,预备回去读一读。
这节课是这日的最后一节课,下课黎乐生直接回了宿舍。他刚回去,和安就告诉他,他在上的食材,都已经到了。这些都是他打算这周社团活动的时候带去的食材,听闻便去看了一圈,对这次从生鲜买的食材表示很满意。
每个宿舍都有一个小厨房,喜欢自己做,或者喜欢让机器人做饭的都可以使用这个小厨房,不过目前除了黎乐生用这个厨房外,剩下三个人都是去食堂吃的。学校食堂真的很好吃,黎乐生也只偶尔才用下小厨房而已,还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新文找素材。
黎乐生现在已经对新文有了大致的构想。他把美食这个范畴缩小到街边小吃上,这样写的还能具体一些,小吃里他打算放地球上的美食和这里的美食掺杂着,再放点瞎编的小吃。
照例,他先写下一个简陋的,写给自己看的文案:
“xx嘴很馋,每次走到街上都会被小吃吸引掉,而她是先天性基因缺陷的易胖体质,每次小心翼翼吃完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