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照本宣科 (第2/3页)
【虽然武三思和武崇训被李重俊以命换命直接砍了,但是这股乱风并没有止息的趋势,反而愈演愈烈。
实际上在阿武倒台之后,刚刚掌政不到一个月的李显就给朝臣开了个大眼:
下诏授太平、安乐、长宁、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开府之权,七位公主规格视同亲王。
开府就是说公主们可以自己任命属官,这些属官同样可以推荐给朝廷,算是标准的做官捷径。
姚崇很可能就是从李显这道诏令当中敏锐的嗅到了令人不安的气息,于是给武则天鞠了一把泪,顺利外调避开了政治风暴。
京城中武家的话事人被砍死之后元气大伤,但李显的老婆们和女儿们聚在一起很快就商量出来了新的章程:
与其出宫与人赔笑狎玩结党,直接卖官不是来钱更快?
实际上皇帝的家属们少了武家这个中间商赚差价之后,卖官这件事也干的愈发如鱼得水:
韦后负责在李显那儿巧言令色,上官婉儿负责诏书敕令的草拟,安乐公主仗着宠爱可以让李显先签字后写内容,这就是搞定了上游。
有开府之权的公主府以及韦后的妹妹、上官婉儿生母沛国夫人、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等等遍布长安内外,打通了下游。
在当时的长安,如果你能掏出来三十万钱,就可以拿到天子李显亲笔敕封的官表,如果你余财不多呢,花三万买个僧尼度牒免去赋税徭役,也是相当合算的。
因为这种特殊的任命状是走关系通过中书省的侧门递进去办理,而且上面的敕命批示用的是墨笔而非朱批,时人也蔑称其为“斜封官”。
李显时斜封官发放了多少已经完全不可考,仅知道的是当时吏部员外郎李朝隐是个硬汉子,一个人就拦下了1400封斜封官的敕命,然后不到一年就被安乐公主踢出长安贬官了。
另外就是李隆基开元时斜封官已经成了冗官痼疾,最终不得已采取了一刀切政策,一封诏命直接废去四千多名斜封官。
靠着这笔钱,李显的女儿们当时可称奢华之最:安乐公主和长宁公主在长安大修宫殿,规制跟皇宫差不多,为了修个假山直接侵占百姓田地,修成的假山绵延八九里,当时长安百姓出门一晃眼还以为安乐公主把华山搬过来了。
韦后干的就比较实在,只是给家族的褒德庙增加卫卒和邑户而已,不多,大概也就是二凤昭陵的五倍罢了。
其实铺垫了这么久韦后也开始小心翼翼的试探丈夫的想法了,比如707年韦后效仿武周时领着一大帮人带头给李显上表,说陛下您这样的功绩应该上尊号“应天神龙皇帝”,李显大悦。
同意了就好办,不过几天后同样这批人,说皇后应该上尊号“天翊圣皇后”,李显大笔一挥继续同意,压根不考虑这封号简称跟武则天的“天后”称号一模一样。
次年,整个长安的百姓都听到了消息,一群人有鼻子有眼的说宫里传出来消息,韦后的衣柜里冒出来了五彩祥云!
说实话这种手段让武则天看到估计要笑死,但李显的应对更是出乎所有人预料:
李显让人将其画了下来给大臣展示,然后高兴的大赦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