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于汉何嘉焉 (第2/3页)
“那辛弃疾称金国之必弱乃是因穷求变富偏安,工学之用莫不如此,也不该止于此。”
鲁肃与孔明对视一眼点点头。
实际上还包括历国皆对工学算学失于重视,明明喊着先贤所说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但却以为打一些铁片挂身上拿手里便是善假于物了,实不该也。
当然最重要的便是无有一门如同那后世“物理”一般的学说。
但这些都没必要今日放在这里说就是了。
鲁肃想起来了那次谈起来时,最终孔明负手而立对着落雪的院子所问:
子敬以为,光幕于汉何嘉焉?
这个问题即便是现在,鲁肃也没办法回答,但当时的孔明已似是深思熟虑了许久一般:
破曹贼属应有之义,绝门阀藩篱为兴民之事,求科学而补华夏文治,合此三者方可称未负光幕之所见焉。
当时孔明说此话时理所应当的表情,一袭白衣与院落中的雪景相合,也令他觉得似乎本当如此。
从沉思中醒过来,鲁肃便听到张飞在那儿有点犹疑的询问:
“那俺当如何?”
这位先锋将军迎来的是主公铿锵有力的回答:
“自是为能为之事,胜能胜之战,为万世之武德楷模。”
张飞揉了揉鼻子,低声道:
“俺还需与兄长多亲近,好让后世知晓,人之常情并非只有那唐二凤一般的兄友弟恭。”
刘备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些什么,最终只能拍拍义弟的肩膀道:
“这话若是哪日写于光幕上,切记得要说此话是从旁处听来的。”
……
赵匡胤感觉自己心情又郁结了一点点。
这后世净造诨词,你给朕解释解释,什么叫“宋式震撼”?
心中郁闷无处诉说,就难免拉着弟弟掰扯掰扯:
“车神法师。”
赵光义咧咧嘴想反驳两句,随后脸上那还没消散的淤青的刺痛就提醒着他:
谨言慎行。
再拨两颗念珠端个笑脸,就差宣個佛号了,赵光义觉得自己现在脸上多半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
“官家。”
赵匡胤咧咧嘴,看着面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