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蜀汉篇 第521章 南北之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1章 南北之争 (第2/3页)

    张天纲固然给金国留了最后一丝丝颜面,但从其身上也能看出来,当时南北身份认同上割裂得已经非常之严重。

    后来狭义上的蒙古帝国因为诸汗国内讧分裂而灭亡,忽必烈在自己的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元朝将人分数等,汉居最末,使得南北汉人在身份认同和物质差异上的分裂更加严重。

    从这点上来说,洪武帝虽然被教员称用兵仅次于唐太宗,但在弥合南北裂痕上做出的贡献要更加亮眼。

    老朱后来答复刘三吾南北治民差异之论时候所说的“地有南北,民无两心,帝王一视同仁,岂有彼此之间”可谓是非常具有水平。

    但当时都已经洪武二十二年末了,刘三吾当时位列翰林学士尚且认为北方只能威压,由此能看出宋辽至元亡所留下问题的棘手程度。

    不过这个话题就扯远了,金人亡国,蒙古南下,南宋最后的风流之士也终于站了出来。】

    〖北宋和辽时候还好一点,北宋亡国之后那真是一摊烂账,完颜构带头钦点不认可北方汉人,再兼之后来的金国是金人治金汉人治汉,其中混的不错的对金国有归属感不奇怪。

    不是金国有多好,实在是南宋太烂了!

    看来南宋人心里倒是挺清楚的,这个张天纲只不过说了个二帝,都没指名道姓呢,结果那边就跳脚了。

    我还能不知道是哪个二帝?苏联笑话现实版了属于是。

    这个被几百年战乱割出来的问题也不是洪武一朝就能解决的,就算有永乐帝接力,南北博弈不还是贯穿了大明始终?

    但至少只是南人北人的地域之争,不再是南人和汉人的身份归属之争,光从这一点上来说,洪武永乐功绩就已经称得上难能可贵了。

    从安史之乱至蒙元灭亡,河北这块华夏立国之地在六百年时间里硬是被一次次战乱屠杀给搞得人口还没山西多,明朝与其说是经济中心南移,还不如说是北方这条腿被打断了,可不就剩南方这条腿还能用么。

    蒙古结束了宋辽金西夏大理和雪区各地方割据还是厉害的,但就是这代价太沉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