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的持久战 第432章 铁打的皇权,流水的相权;豪强或宗亲,朕选谁共治?
第432章 铁打的皇权,流水的相权;豪强或宗亲,朕选谁共治? (第3/3页)
事朕还没有来得及想,多亏张卿未雨绸缪,否则朕就要耽误朝政了。”
刘贺说得平和而又洒脱,没有流露任何的责备和不满的意思。
接着,他又对张安世的“尽责”发表了一番来自内心的赞扬,引来在场的其余人也是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陛下谬赞了,这是微臣的分内之事,不敢不尽心。”张安世再次自谦道。
“张卿,这名单丙卿、蔡卿和韦卿都看过了吗?”刘贺问道。
这三人再加上张安世自己,是尚书署的四位领尚书事:朝堂上的事情应该由他们商议之后共同奏报天子。
“今日是今年的第一次小朝议,微臣还没有来得及与诸公商议。”丙吉其实早已经知道此事了,但是张安世撒了一个无伤大雅的谎,
“既然如此,今日散朝之后,你先与三位爱卿议一议,三日之后再在大朝议上奏即可。”刘贺不动声色地回答道。
“蔡公一直卧床,恐怕几日之后仍然是不能任事……”
“蔡卿病得这么重么?”刘贺有些惊讶地问道。
“蔡公虽然年迈,但原本身体还算矍铄,无奈这几个月来被吓得不轻……”
“年前又在大朝议上痛哭了一场,正月里又受冻染了风寒,恐怕还要再养上一段时间才能痊愈。”
张安世把话说得非常委婉,一个七十岁的老人,病到了这个份上,可不是养几日就能够恢复的。
连同天子在内,温室殿里的众人脸上都有一些戚戚然,他们知道这朝堂上又要少一个老熟人了。
杨敞、任宫、蔡义……今年真是多事之秋,丞相一职竟换了三个人。
“蔡卿也是受苦了。”刘贺叹气道,“既然如此,那你与丙公、韦公再议一议。”
“诺。”张安世应道。
“三日之后的大朝议上,这封侯和拔擢官员,这两件事情一同处置。”
“新年要有新气象,朕希望能用这两件事情,来为鼎新元年开一个好头。”
“臣等定当竭力而为。”群臣齐声应答。
张安世答完之后,心中顿时一喜。
天子让他在大朝议上奏此事,那就是对此事没有异议了,到时候只是走过过场而已。
天子还是识大体的。
……
随后,刘贺又向韩增和赵充国问了一下北地郡和安定郡的情形。
得到的都是好消息。
边塞各处的都尉府已经重建,缺少的兵卒也从两路大军中增补了回去,抵抗匈奴绝对无虞。
沦为山贼强人的范田所部溃兵,在年前就几乎被荡涤肃清了,仅剩少量逃窜也对大局无伤。
北地郡、安定郡和五原郡各县的城池也已开始整修,所费不少,但也不至让百姓背上负担。
“北地郡、安定郡和五原郡,全部免赋税一年。”
“至于阴槃县和灵武县,受创最重,免赋税三年。”
“陛下仁善,天下百姓定然感念。”群臣再次称颂天子。
至此,今日的小朝议就结束了,群臣们再次向天子下拜,而后就缓缓地离开了。
刘贺看着朝臣们渐次离开的背影,猜得出他们的心情不错。
毕竟,刘贺今日故意没有提及让张安世们如鲠在喉的变法之事。
而且还“同意”了那推上来的朝臣名单。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张安世们都应该感到高兴。
待所有的朝臣都走远之后,刘贺才皇榻上站了起来,而身边的樊克立刻也跟着站了起来。
“樊克,诸位爱卿刚才说过的话,伱都记下来了吗?”刘贺问道。
“微臣都记下来了,一字不落。”樊克看了看案上的宣纸说道。
“好,从今日开始,朕会在朝堂上说很多话,朝臣也会在朝堂上说很多话……”
“不管你能不能听懂,都要一字不落地记下来,让后人知道在朝堂上发生了什么。”
樊克对天子的话有些不理解,又怎可能有什么是他听不懂的呢?
但是这小侍中并没有多问,只是如同平常一样,应了一声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