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未央宫的持久战 第498章 皇帝画圈,特区建成:朕要强迁豪猾填平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8章 皇帝画圈,特区建成:朕要强迁豪猾填平陵! (第3/3页)

    其次,在平陵县耕地的百姓所缴的地租也从三十税一变成六十税一。

    再次,定居平陵县之后,每年缴纳的口赋和算缗也减到原来的一半。

    最后,所有赋税的减免,将会维持十年不变。

    除此之外,所有的宅地全部明码标价,只要愿意出钱购置者,立刻可以转籍到平陵县——当然宅地的价格当然不菲。

    所有的这些政策,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此处工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将其打造成关中地区的贸易中心。

    新的诏令下达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就有五百户人家愿意转籍到平陵县,还多是商贾和工匠。

    除了宅地要购买之外,耕地会按各户的人口数量,直接授予。

    原籍的田地自行处理则由大司农出钱直接估价赎买,之后再以略低一些的价格,分售给当地无地或者少地之人。

    到了这个环节,水衡钱庄就可以发挥作用了,无钱买地的农民可以向水衡钱庄借贷,先买地,后还款。

    一进一出,看起来是迁徙到平陵县的人占到了便宜,但是实际上,却是朝廷抑制土地兼并的一个办法。

    又或者说,修建陵县,填充陵县人口的终极目的,就是抑制土地兼并。

    关东各郡国的巨室富户及豪强大族通过长年累月的巧取豪夺,在原籍囤积了大量的土地。

    轻则导致百姓无地可种,重则会引起滔天的民乱。

    孝昭皇帝没有实权,无力抑制土地兼并,霍光身为大族,更不会做此事,才使得关东地区,土地兼并之风越演越烈。

    以填充陵邑为借口,用少量的优惠政策,强迁巨室富户到陵县来,这就可以逼迫他们出卖原籍的土地给普通的百姓。

    使原籍的土地变相地完成了一次再分配。

    至于朝廷在陵县赠给他们的田宅,和原籍的土地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大汉历代天子都会修建陵县,也都会强迁关东郡国的巨室富户和豪门大族到关中。

    这些巨室富户和豪门大族到了关中之后,又会变成最好的消费者,亦可以进一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虽然关中地区人口激增也有负面的影响,但和土地兼并比起来至少不会引起天下大乱,所以仍然要坚定地徙民。

    更何况,刘贺已经想好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将汉初迁移到关中的“老人”,再迁到别处去。

    开发江南,经营西域,总是要人口的。

    人挪活,树挪死,就是这个道理。

    ……

    原本,刘贺以为自己在陵县推行了这么多的优惠政策,关东郡国的巨室富户和豪门大族自然会来转籍。

    但是他显然低估了巨室富户和豪门大族对土地的热衷。

    除了最初那五百户家訾在三十万钱以下的“小门小户”顺利转籍之外,其余的巨室富户和豪门大族无动于衷。

    最初,刘贺很有耐心,他一边与新入宫的张安君和蔡文嫣培养感情,另一边则观察着关东郡国巨室豪门的动向。

    遗憾的是,关东郡国的巨室豪门似乎并不能理解刘贺的这番“良苦用心”,只在最初有一些躁动,而后就没有了任何的反应。

    刘贺等到了四月中旬,在天气逐渐热起来的时候,他终于失去了耐心。

    直接给河南郡、河内郡和上党郡的郡守下了诏令,迁家訾百万钱以上人家至平陵县。

    河南郡、河内郡和上党郡就在函谷关以东,人口稠密,土地兼并之风及盛。

    家訾百万钱以上人家有五百多户,家訾千万以上的人家也不少。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试点,迁完了这三个郡的巨室豪门,还要迁其他郡的巨室豪门。

    一时之间,三郡的巨室豪门如丧考妣,联名向天子上书,希望能够收回诏令。

    他们在长安城也有人脉关系,在一番串联之下,渐渐就有朝臣向刘贺上书了。

    最开始是那十几个专门负责进言的谏议大夫,接着就是各衙署的左贰官员,最后则是串通一气的内阁大学士。

    从下到上,似乎结成了一张大网。

    在这些人的抵制之下,半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一户人家迁入平陵县。

    刘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