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未央宫的持久战 第513章 天下太平,陛下何故调数万汉军入长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3章 天下太平,陛下何故调数万汉军入长安!? (第2/3页)

到所有官员的手中了。

    这道命令非常强硬,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不管愿不愿,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必须参加朝议。

    翌日,卯初时分,长安城北门那厚重的门在一声干涩的“嘎吱——”声中缓缓打开。

    中垒校尉、射声校尉、步兵校尉、虎贲校尉四营一万人,浩浩荡荡地北门穿行而过。

    在一阵阵铁哨声和口令声之中,这一万精锐汉军有条不紊地向长安城的各个方向散去,关防住各处要害的通道。

    与此同时,属于南军的期门郎三都尉和车骑郎三都尉共一万五千人从西门鱼贯而入。

    和四处分散束手的北军相比,这六营南军的目标更为明确:明光宫、长乐宫和未央宫。

    每个宫殿,都由一营期门郎和一营车骑郎共五千人戍守,可谓戒备森严。

    除了这两万多南军和北军之外,执金吾下辖的两千五百巡城亭卒也尽数调出,关防住了各府衙、武库和诏狱等重地。

    至于未央宫和长乐宫中的兵卫和剑戟士,也全部整装待发,穿甲执刃,神情肃穆。

    短短半个时辰,这三四万精锐的甲士就在各自将校的带领之下,各自就位了。

    南军和北军相互掣肘,城内和城外相得益彰,偌大的长安城被围得像一个铁桶一般。

    不管是哪一支人马,都是这几个月来由天子亲自练出来的“新军”。

    从将校到兵卒,全部都经过层层选拔,与世家大族的牵绊非常少。

    忠于天子的新军,悄然入城,当然不是为了作乱,而是警告某些人不要作乱的。

    ……

    当第一缕阳光越过城门的城头,照进长安城的时候,大街小巷中,亮起了许多刺眼的光。

    以前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今日是“甲光向日金鳞开”。

    卯正时分,长安城的官宦之家,不管宅门大小,陆续打开了门。

    不同品秩的官员穿着各款袍服,戴着各色组绶,从门下鱼贯而出,坐上自家的马车,惴惴地向未央宫赶去。

    一路向西北赶去,很快就看到了那数量众多而又杀气腾腾的甲士兵卒。

    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内阁大学士,还是仅有六百石的京兆尹郡狱丞,都能感受到其中那份金戈铁马之气。

    联想到昨日未央宫北阙广场的那场动乱,所有官员朝臣都觉得有一些喘不上气来。

    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是地认为“天子昨日示了威,今日就要施恩”的朝臣,更觉得有一些不妙。

    天子调大军入城,哪里有半点要安抚朝堂的意思呢?

    莫不是天子前段日子犯的是疯病,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

    但是,哪一个失去理智的天子,会将这数万人的精锐甲士,安排得如此齐整妥当呢?

    ……

    未央宫北阙广场上,画着不同戳记徽章的安车在谒者的指引下停靠在了不同的位置上:所有的官员们只能徒步进宫。

    品秩高者,安车停在显要之处;品秩低者,安车停在边边角角;无足轻重者,安车也只能留在北阙广场之外。

    未央宫的主人似乎在用这样的方式,提醒来者,要各安其份,各司其职。

    在北门之外最显眼的地方,孤零零地停着六辆安车——正是在京的六个内阁大学士的。

    张安世是来得最迟的内阁大学士,他下车之后,就看到刘德、丙吉和韦贤在车边等候。

    至于赵充国和韩增,平日里就与他们保持着距离,想来此时已经提前进宫了。

    张安世连忙快步走过去,和其他三人见礼。

    相互询问伤势的时候,几人自然又是一阵唏嘘,痛心疾首之情溢于言表。

    “张公,县官今日莫不是要治我等的罪吧?”刘德伤得最重,鼻青脸肿,甚是可怜。

    “建德多虑了,县官知道我等乃忠心耿耿,不会做出那糊涂事的。”张安世劝勉道。

    “当众驱使巡城亭卒棍打朝堂重臣,大汉何时发生过这样丑事,我刘德愧对刘氏宗庙啊。”刘德痛心疾首道。

    “此话不可妄说,要怪就怪那酷吏安乐,县官也是被酷吏所蒙蔽。”张安世劝阻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