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的持久战 第513章 天下太平,陛下何故调数万汉军入长安!?
第513章 天下太平,陛下何故调数万汉军入长安!? (第3/3页)
“这分明就是……”
“建德!”张安世再次抬手出言阻止刘德继续往下说。
这件事情,不上称没有四量重,可要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不管昨日的事情是天子授意,还是安乐擅自行事,张安世们只能将矛头指向安乐。
决不能对天子有任何不满和指责——尤其是现在,天子杀意正盛,正愁无人可杀。
张安世紧张地看了看周围脚步匆匆的官员们,幸好没有人离他们太近。
如今长安城遍布绣衣使者,人人都有可能被发展成了绣衣卫,即使在家中说话,也不得不小心。
“县官英明圣武,纵使会犯一些小错,仍是瑕不掩瑜,我等做好这忠臣即可,怎能有怨怼之意?”
“直言进谏,是我等为人臣最大的本份,即使县官一时不听,我等也要循序善诱。”
“长安城内如今有数万带甲之士,就更不能轻举妄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张安世说到最后几句话的时候,刻意将声音压得极低,虽意有所指,又不曾挑明。
连同刘德在内,其余的内阁大学士都品出其中的无奈和不甘。
“忍辱负重,张公说得在理啊。”丙吉也是喟然长叹道。
来往的官员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经过张安世等人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绕开了几步,避免与之行礼。
昨日的事情还没有定性,官员们似乎不想与这些内阁大学士走得太近。
有人是怕热火上身,有人则是真的不认同他们的行为——大汉的民心可不全在张安世们这边了。
“我刘德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这大汉天下会变成这般模样!”刘德环顾四周再次长叹道。
“建德莫要如此悲观,恩威并施,乃霸道也……”
“今日召开大朝议,也许正是县官要为这段日子的乱象做个了断罢了。”
“威已经立过了,今日会施恩的。”
张安世老成持重,两代为官,对历代天子操弄人心的手段,他自诩还是能够看穿的。
虽然今日长安城尽是甲士,但是他仍然将这个举动行为,看作是天子施恩前的示威。
“但愿一切如子儒所料吧,但凡县官能后退一步,或者是多体恤世家大族,就是一件幸事了!”韦贤说道。
“韦阁老放心,县官聪颖圣明,定会看清此时的,时辰不早了,我等进宫吧。”张安世再请道。
“诺!”
几人可以拉开一些距离,陆续走向了大开的未央宫北门,他们如同一只只蝼蚁,钻进了那有些幽深的门洞。
张安世留在了最后,在他迈步之前,不禁回身抬头看了看高耸在头顶的双阙,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威压。
他自然不会想到,数月之前,当霍光最后一次进宫的时候,也有相同的感受。
站得越高,对皇权威压的感受就越直观。
张安世一直看得两眼有一些发酸了,终于才回过身来,缓缓走向阴暗的北门。
……
前殿容纳不下千余人。
今日能够站进这前殿的官员,品秩至少在千石。
至于千石以下的官员,是来做陪衬的,只能在朝堂外的丹墀上整队而待了。
幸好今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既无风雨,更无飘雪,站在殿外倒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刘贺特意安排了大量的谒者负责通传消息,会时时将殿内的重要命令传到殿外来。
纵使来不及传,这样重要的朝议,也会有侍中把前因后果手录下来,而后再发到《长安月报》上,通传天下。
从石渠阁辩经开始,这就已经形成了成制惯例。
刘贺穿戴着全副的天子袍服冠冕坐在龙榻之上,神色肃穆,一言不发。
而侍中樊克则安静地坐在天子侧前方的一张小案后,案上笔墨纸砚早已经准备妥当。
经过几个月的历练,侍中樊克已经练就了一手的好字,而手录的速度更是无人能及。
此刻,君臣二人,都已经严阵以待,准备和那些朝堂重臣厮杀一番。
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