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的持久战 第523章 第一次科举落幕,寒门庶民占七成,世家大族将凋零!
第523章 第一次科举落幕,寒门庶民占七成,世家大族将凋零! (第3/3页)
被一个老农招成女婿。
这些不过是一年半以前发生的事情,但是刘贺现在回想起来,却恍如隔世。
孟星这竖子,有前途啊。
刘贺面带微笑,继续往下翻看,将这一百个中试的儒生的信息全都扫过一遍,对结果非常满意。
大汉普通户籍按照家訾分为三等。
家訾三万钱以下为下户,家訾三万钱到十万钱为中户,家訾十万钱以上的为上户。
当然,这个上户可以上到没有边界,家訾百万千万,乃至数千万也仍然称为上户。
这下户的数量当然是最多的,他们创造了最多的社会财富,也被压迫得最重。
这一次,考上科举考试的,有两成来自下户,五成来自中户,三成来自上户。
上户那三成当中,又有一半来自十万到五十万之家,来自五十万以上的巨室大族的儒生不多。
这也是科举取士另一个层面的公平。
巨室大族中不缺乏吃苦耐劳的有志之士,但是有了优渥的生活,难免会有些懈怠。
而寒门庶民只有这一个生发的机会,当然会咬着牙去考。
多办七八年的科举,再等这些考上来的“新官”在朝堂和地方展露头角,世家大族和权力的关系也就渐渐断开了。
而这次国试的顺利举行,也意味着任子制、察举制和征聘制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华夏的历史进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韦阁老,这次科举国试办得很好,朕应该赏你,给你的封邑再加五百户。”
“陛下使不得,此乃老臣分内之事,韦氏一门人丁不多,不必要那么多封邑,请陛下收回成命。”韦贤有些惶恐地下拜辞谢。
这老者恳切的表情,看起来不似作假。
说得也是,如今封邑太多,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刘贺也没有深究其中的原因,只是点了点头,起身将韦贤扶了起来。
之后,他又再三称赞韦氏一门的功绩,顺其自然地结束了这个话题。
终于,刘贺终于拿起那了最后一份爰书——与征讨匈奴有关的爰书。
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