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垂危】 (第2/3页)
他这段时间经常头疼失眠,此刻更是无比愧疚地说道:“陛下,臣保证户部每一笔进项和每一笔支出都清晰可查,臣……臣真的没有贪墨一分一厘啊。”
宁太后默然,良久后说道:“哀家信你。”
“谢陛下!”
高焕抬头看了一眼,又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现在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今雷泽平原大战已经结束,捷报中言明我军战士阵亡三万余人,靖州平阳城外的大战也已到了尾声,臣预计这两场大战的善后抚恤大约需要一千万两。”
宁太后眉头深深蹙起。
光是这一项就存在两百多万两的缺口,而且朝廷接下来一年的支出不只有军费一项!
高焕先前所言那笔八百七十万两是明年的预算,这本来就是精打细算、甚至在很多方面强行扣减的结果,但是谁敢保证明年各地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万一某地出现水灾旱灾甚至是地龙翻身,朝廷要不要赈济灾民?
即便不谈明年的麻烦,眼下国库实际上连一千万两都拿不出来,除非扣下那笔八百七十万两的预算,可是那样一来朝廷和下面的州府就会直接陷入瘫痪。
两位宰相尽皆陷入沉思,高焕所说的麻烦确实很棘手,但还不至于让他们尤其是许佐束手无策,只不过眼下他们不便公开表态。
礼部尚书孔映冬出班一礼,禀道:“陛下,臣斗胆妄言,是否能让淮安郡王暂停进军?臣虽不通户部庶务,却也知道军费开支在动与静之间的区别。粮草转运靡费甚巨,相较平时要多耗费四到五倍,若是大军驻扎休整,朝廷便能缓口气,否则难以为继。”
吏部尚书姚崇顺势说道:“陛下,孔尚书言之有理,并非朝廷不支持淮安郡王和边军将士,臣等皆知一鼓作气的道理,但是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方才高尚书曾言,过去一年多朝廷军费开支达到两千四百万两之巨,其中还包括陛下从内府库拿出来的九百多万两,这足以证明朝廷对边军不遗余力的支持。”
“是啊,不妨缓一缓。”
“景帝一死,大局便定,何必急于一时?”
“今年局势如此艰难,我朝大军尚能击败强敌,只需休养生息两三年,届时再收复失地岂不是易如反掌?”
“国库几近干涸,总不能横征暴敛盘剥百姓啊。”
群臣的讨论声逐渐热烈起来。
李景达漠然旁观,心中冷笑不止。
他当然知道这些人说的话是事实,朝廷也确实缺银子,毕竟这是高焕亲口所言。
高焕身为陆沉的亲信,要不是他先开口,恐怕旁人不敢提出罢兵之议,要不然很可能步瞿弘毅和朱瑞谦等人的后尘。
李景达也相信这些人此刻的心理有一部分是为朝廷大局着想,但是肯定有人浑水摸鱼,不想陆沉进一步攫取功劳。
阵斩景帝就已经功高难赏,再让陆沉收复江北丢失二十年的疆土,这件事只要想想就觉得可怕。
高焕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何尝不知此刻殿内的风浪是借着他的势,可他就算把高家祖宅都卖了,也没有能力帮陆沉扛起一两千万两银子的缺口。
这已经不是他能解决的问题,陆家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