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鞠躬尽瘁】 (第2/3页)
后身旁。
良久过后,厉天润缓缓道:“陛下踌躇难断,真是因为银匮吗?”
宁太后袖中的双手悄然一紧。
厉天润没有等她回答,又对两位宰相说道:“薛相长于谋国,许相刚直善断,二位皆是一代俊杰,亦非迂腐道学之流。以你们的手腕和才干,解决银匮一事不说易如反掌,至少不会如此为难。依我之见,你们是担心陆沉添上再造大齐之功,朝廷封无可封赏无可赏,难免会出现不忍言之事,对否?”
宁太后姣好的面容上浮现一抹复杂的情绪。
她知道厉天润将矛头指向两位宰相,是要给她和天子留一份体面。
薛南亭稍稍沉默,随即点头道:“既然国公开诚布公,南亭亦不做诳语,确实有此担心。”
许佐更加直白地说道:“如今淮安郡王身负惊世之功,手握雄兵二十万,地位已至人臣之极。放眼当下,朝廷能够制约他的地方已经不多,一者是当年高宗皇帝留下的提携之情,二者是方才国公所言的君臣大义,三者便是由朝廷供应给大军的军饷粮草。纵观煌煌青史,前两者终究失于人心难测,只有军需后勤能够勉强起到一些效果,国公戎马一生当知其中关节。”
“这个我自然知道。”
厉天润听到他们如此坦诚的话语,其实也有些欣慰,继而道:“今日先不聊这些,我想说一说齐景两国之间的大局。”
此言一出,不光宁太后和两位宰相肃然以待,连李道明都悄悄坐直身体洗耳恭听。
这两天关于陆沉继续进兵的奏请,朝中始终没有形成决议,其实不能完全归咎于宁太后和两位宰相心怀猜疑。
他们只是觉得局势一片大好,对于战争和边疆军事没有一个高屋建瓴的判断,而陆沉、萧望之、张旭和陈澜钰等人皆在江北,朝中能说上话的武勋只有李景达和沈玉来。
哪怕抛开李景达的政治立场,宁太后也不太相信他的战略眼光。
沈玉来固然忠心可嘉,却一辈子没有去过边疆领兵。
因此宁太后和两位宰相商议几次,都觉得暂缓进军应该没有问题,只是担心陆沉会因此大发雷霆,所以迟迟没有定论。
厉天润轻声问道:“陛下可知,大齐近六十年来何时最危险?”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宁太后想了想答道:“今年初春景国皇帝以举国之力南下,我朝稍有不慎便会山河倾覆。”
“不,在臣看来是二十年前河洛失陷之时。”
厉天润摇了摇头,缓缓道:“今年景军固然来势汹汹,其实景帝心里清楚,他不可能一战定天下,因为我朝君臣一心众志成城,即便丢掉定州和靖州,我军必能守住平阳城和淮州全境。景帝只是想压制我朝向上之势,从而稳住景国在江北的统治。一个团结又坚韧的大齐,一个有着江南十三州全力支持的大齐,不可能被景军灭亡,哪怕没有陆沉和那些新式火器,我朝也能坚守至少三十年。”
宁太后听得连连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