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406章 当年改天换地的,也是一群年轻人。
第406章 当年改天换地的,也是一群年轻人。 (第2/3页)
说到这里。
总负责人捏了捏拳头。
“这一次,我全都要!”
宋思文感到自己头皮炸裂了一下。
这一下。
格局直接打开!
“迅哥儿口中,那从铁房子里,第一个醒来的人,奋力喊叫出声,唤醒其他昏迷的人。”
“醒来的人越来越多,力量越来越大,当大家打破铁房子,呼吸到新鲜空气时,最早醒来的那批人,却已经倒在那铁房子里。”
“这样的呐喊声,这样的情景,该是一种怎样的意像呢?”
总负责人手指缓缓敲着桌子。
更大的野心在蔓延。
接手《觉醒年代》,总负责人绝不愿意让其扁平,让其平庸。
他想刻画出更多的,不同的,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
“是在热血与朝气的青年们,带头号召下,中年成为了最沉稳的支柱,老年担当了最深厚的智慧.果然,以往的创作,实在是太片面了。”
说到一半时,总负责人突然就有点说不下去了。
以往或许并不是因为片面。
而是每次到了该有年轻人冲动热血的桥段下,总有人觉得,伟人应该是智慧理智的,他们没有冲动,只有觉悟。
如果刻画的特别像青年,或许会失去该有的严肃与庄严感。
但此时,总负责人却意识到。
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拯救了国家的不该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群人,而这一群人里,应该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是了,伟人们不该只是一种我们从历史书中学来的刻板印象,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各式各样的人。”
总负责人连连点头。
气盛,冲动,甚至会有一些鲁莽,但却迎难而上,或许因为不够稳重而牺牲,流血,也因此有恐惧,慌张,但这不正是人之常情吗?
他们不是神,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人类的伟大,并不是不恐惧。
而是在于其直面恐惧时,所展现出的崇高姿态!
面对牺牲,也会恐惧,慌张。
但他们仍然义无反顾。
这才是真正的伟大,也应该是一切主旋律作品中,有时候最容易忽略的,最喜欢避讳的点。
“这样,放宽一些年轻基层创作者们的权限,增加他们的权重比。”
总负责人点点头。
“年轻化,这是咱们这部电视剧中,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安排一下。”
“好的。”
宋思文点点头。
便开始安排下去。
不得不说,总负责人是个有魄力的人。
如果换做一般人,为了规避风险,显然也就听一听,当当参考就算了,而不会真正的落实。
但总负责人知道。
那样做,反而是一种十分不负责的高傲态度。
如果不认同,那请拿出否定的依据与想法,阐述你理解中的利弊。
如果认同,那就请进行一些改变。
决策者是必须要在这其中,找准一个平衡点,去进行各种利弊的权衡。
而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
显然是不得好si。
没一个是人种,也没一个能办明白人事儿,当然,最终也没一个能做出点成绩的。
总负责人可不愿意自己成为那种中庸的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