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觉着我有病是吧! (第2/3页)
振,是清晰明了的。
这样的共振,或许来源于共情,或许来源于血脉,或许来源于精神,理念的合拍。
但不管如何。
此刻的李景霖,感觉自己现在所触碰到的共振,似乎从未如此清晰过。
洛诗瑶虽然不是音乐专业的人。
但毕竟和李景霖接触这么久,也常与音乐打交道,也是能看的明白编曲软件中所展现的内容的。
出乎意料的。
李景霖这次的音乐,似乎并没有那么复杂。
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简单了。
可从李景霖的表情完全可以知道。
这一次的音乐很不一样!
“我真的是.”
在做出音乐片段后,稍微试听一下后。
李景霖感觉身上有一种浑身发热的感觉。
站起身来,先是在钢琴上弹奏着。
似乎是感觉钢琴很难展现弦乐长音的质感,便又拿过小提琴。
一位音乐艺术家。
在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之前,在创作出能够感染他人的作品之前。
一定是先感染自己的。
将自己彻底代入到那个情绪之中,尽情的将所有的情绪融入音符。
洛诗瑶其实很有点担心的。
为什么艺术家最容易得抑郁症,或是一些精神类疾病?
为何很多天才的艺术家总是因此而自杀?
实际上,这并非是所谓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原因。
更不是什么生活不规律,收入不规律,或是没有灵感之类的原因,因为,这些原因,只是从正常人类情绪世界出发,一种很自大的断论。
而是因为艺术就是影响情绪的东西,想要影响他人,先要影响自己。
很多人都觉得,搞艺术的人身上有一种“忧郁”的气息,但殊不知,这其实不是忧郁,而是因为陷入的故事太多,情绪跌宕起伏太严重,已经严重和现实生活脱轨了。
而艺术家所得的“抑郁症”其实也并非是传统的抑郁症患者。
而是表现出了一种更加宏观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其实不应该归类于“抑郁”。
能够成为艺术家。
共情能力必然是极强的。
而共情能力如此的敏感细腻,自然更容易深陷各种情绪之中。
【忧郁的疯子】
可是,一个人的情绪承受能力,是有极限的。
喜,怒,哀,乐。
那种情绪的升华感,强烈的情绪刺激,普通人感受的频率,是远远低于艺术家的。
再强悍,再坚韧的神经,若是经过反复反复强烈的刺激,挝折。
都会断裂。
平日里,李景霖将自己情绪上的变化,一直控制的很好。
入戏快,出戏也快,代入快,回归现实也快。
可是这一次,似乎是一种被动的代入。
让李景霖自己无法或者说,不愿意去打断这样的狂热状态。
打断自然不好,不打断似乎也让人有点担心。
洛诗瑶当然会担忧。
不过,洛诗瑶所不知道的是.
同样陷入到这种神奇的创作状态中来,陷入到这样的情绪与狂热中时。
东方艺术家和西方艺术家的结局,也是不一样的。
纵观艺术史。
东方自然也不缺这种深陷精神问题的艺术家。
但相比于西方艺术家来说,少的实在是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