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541章 音乐的群体性实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1章 音乐的群体性实验。 (第2/3页)

们对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看法?”

    听闻李景霖的问话,刘晨阳在稍作思考后,便开口回答起来。

    “我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情绪,情绪确实不会沾染ZZ因素,但音乐作品的情绪大多数是有来源的,也会涉及到叙事问题,这个时候,认知,对错,价值观,各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李景霖点点头,没有评价什么。

    而是看向了许欣。

    “你呢?”

    许欣稍作思考,便也开口道。

    “正如刘晨阳说的,不过,若是让我补充的话,是另一个视角。”

    “所谓艺术的高度,艺术的内涵,其实本质上就是文化与思想,尤其是思想,是免不了不同的,也一定会产生碰撞的,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

    “如思想一样,所谓的艺术没有对错,指的是对不同的群体来说,对错的定义是不同的。”

    “没错。”

    李景霖点了点头。

    终于是开了口。

    “讨论音乐,讨论艺术,不能空谈。”

    “今天我引申出的概念,便是-——【群体的代表性】。”

    一边说着,李景霖一边在白板上写下了一行字。

    两位学生开始记笔记。

    而两位学生的后面,是几位听课的教授与主任。

    几位主任对视一眼,虽然感觉是有一些不同意见的,但大体上倒还是挺赞同李景霖这种说法。

    也很感兴趣的继续听着。

    “我举一个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的例子,大家可以先不要思考其中的ZZ因素。”

    李景霖在白板上写下了两个字。

    【情歌】

    “比方说,你写一首情歌,或者演绎一首情歌,那么,是很容易有一个故事,或是代入身份的。”

    “到底是被甩,还是爱而不得,是相爱但遗憾错过,还是历经半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拼图。”

    “不同群体的代表,是能引申出不同情绪与感触的,这就是音乐体验与现实所结合而形成的认知,欣赏者有这样的感受,实际上,创作者的主观感受会更多。”

    李景霖顿时敲了敲白板。

    “除非你是创作无标题音乐。”

    “不然,其他的音乐内容同样如此。”

    “比方说,你要写儿歌,你就不能从成年人的逻辑去考虑和弦构建,考虑情绪因素,内容的撰写上,更是要以儿童的视角来写,也就是,你需要代表儿童这一群体。”

    讲真,一直提ZZ因素的话,几位主任和老师是会多想许多的。

    哪怕是两位学生也是如此。

    可一旦将重点以这样的形式讲出来,却很好理解了。

    几位教授均是很自然的点了点头。

    “给母亲,给父亲,给儿女”

    “甚至是歌颂工人,农民,歌颂战士,或是就社会上某一种现象进行音乐内容的阐述,这其中,隐含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是【群体性的代表】。”

    “这就是我常说的,你写音乐,得知道是要服务于哪些群体的。”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免不了触及一些ZZ因素的,与其逃避它,不如面对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