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546章 一千四百首歌曲同时竞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6章 一千四百首歌曲同时竞争! (第3/3页)

交给市场,从商业模式讲,这是最好的方式。

    可是,若从音乐角度来讲,绝对是不好的。

    这样的冲突一直都有。

    但李景霖想要让两人知道的便是,作为音乐人,要做的不是与其对抗,但更不是默认这样的模式,并且顺从。

    而是要找到一个尽可能好的“中间点”。

    “音乐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没有商业价值的音乐不可能是艺术,而没有艺术价值的音乐,商业价值也就那样。”

    李景霖的话,打消了两人的顾虑。

    无论是商业,还是艺术,太过关注某一点,都是有着严重问题的。

    结合来看,找到更合适的方式,这是最简单的。

    “如果一味的商业,那么,吸引了大量审美价值尚未定型的十六七少年少女后,用工业化音乐与低能音乐去影响他们,那十年二十年后,将会是一批毫无音乐审美的听众。”

    “所以,结合商业的传播性,尽可能的让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并行,这样,在时间的影响下,十年二十年后,将会是一批音乐审美极高的听众。”

    李景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避讳罗经理。

    罗经理也是讪笑了一声,没有当真。

    在商言商,而在音乐的角度聊音乐,本就没什么问题。

    如果产生了敌对,反而不利于音乐的发展。

    因为艺术需要依托于商业,而商业也需要艺术。

    无论是知名画家,作家,或是圈内一些一线顶流常青树的歌手。

    他们的作品,是有不小一部分,具备双面价值的。

    商业价值极高,艺术价值也不低。

    只不过,也是存在着毫无艺术价值,被商业硬生生推起来的作品。

    要锤的,是这一部分,而不该是全部打死。

    念及如此。

    李景霖倒是看了一眼罗经理。

    这罗经理还是很给面子的,起码,没有明目张胆的搞那种工业产品。

    何为音乐的工业产品?

    即是偶像圈最常见的那些音乐作品。

    大部分没什么价值,音乐从来都只是一个附加项,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给偶像本身增加标签与人设。

    人家营销走的是另一条路,营销的是以偶像本身为商品主体的一种养成模式,什么唱跳,演戏,那都是附加的人设项目,根本就不重要。

    研究那样的模式,对于音乐的讨论将没有任何的价值。

    “行了,这段时间,好好看,好好学,总结一下经验,等两周以后我再回来。”

    “好的霖哥!”

    在李景霖离开以后。

    许欣和刘晨阳开始了认真的学习。

    这两周中,各种花式的小型推广层出不穷。

    这一千多首音乐,分着批次分着组的冲击着各种媒介。

    有短视频,有网站播放,有音乐APP播放。

    推广量并不高,曝光率也不高,纯粹胜在一个广度。

    直到两周结束后的数据统计中,许欣和刘晨阳见识到了大数据的恐怖。

    虽然在两人眼里,这晋级的几首歌不敢说是这批作品中最优秀的。

    但前列还是有的,质量水准相对在线。

    当然,两人也更是知道。

    真正激烈的厮杀,还在更后面!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