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细中求细,精益求精。 (第3/3页)
次细致化,形成专业的学术理论支撑,作为纪录片附带的参考资料。
这全部都是为了将其面向国际推广时所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这工作量有多大呢?
七个小时。
涵盖了从汉代,一直到如今的两千多年,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近五十多个,仅仅是各个时期的服道化设计团队,人数便达到八十余人,群众演员都破千。
甚至是一些道具上一闪即逝的蒙文,葡萄牙文,或是一些西域诸国考古中才挖掘到的古文字,都经过了十分详细的科学探查,每一个小细节都细致到位,经得起考验。
李景霖甚至能毫不夸张的说。
饰演古代军队士兵的群众演员,腰带上几乎注意不到的纹饰,都能给你细致到写出一整个论文,并且有详细可考的出土文物,出土时间等等等。
在普通人看来,这样的细致简直是离谱。
而放在专业人士的眼中来看
那更是离大谱。
这也导致了审核工作,量大,繁琐,艰难。
包括田所。
也在李景霖的带领下,变成了一个细节狂魔。
连着三天没有回家。
好不容易回趟家,那纯纯是为了取一下放在家里的纸质研究文件底稿。
来回不到五分钟。
田萌看到自己老爹匆匆忙忙的样子,一时之间是有些好奇的。
于是,在舞剧《张骞》排练休息的间隙,也赶来了京城看望老爹,顺便参观参观。
可说是参观,却没有任何人理田萌,所有人都在忙着手上的事情。
一走一过,时不时就能听到屋子里传来激烈的辩论声音。
田萌似乎更有些悟了。
想起李景霖当时斥责自己的那一幕,突然便理解了。
也更是感觉到,自己以前,可能太看轻这些宝贵遗产的重要性了,也有些太幼稚了。
——
面对这样宝贵的文化遗产,若是连自己都不在意,不爱护,不发扬,不愿意精益求精。
那还能谁来做呢?
一枚螺丝钉虽小,但总要有人将其视为一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