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民间扶持,产业整合。 (第2/3页)
从京城辐射到全国,一直到各地乡镇,甚至细致到了村级。
先是将院团以及民间分开,以免出现横插一脚的现象。
院团是院团。
本次文件中,李景霖是特意加上了一句“先落实该落实的”建议。
建议受到了大佬的肯定。
要扶持的,是民间那些未受扶持的艺术从业者,甚至是.爱好者。
是的。
很多民间传统艺术,都是靠着爱好去传承的。
寻常时间里,可能是个老师,或者工人,或是小职员。
私下的时间,甚至就是某种非遗的传承人。
这“大隐隐于市”看似很浪漫,但实际上,这些仍然奋力在温饱线上的传承者们可不会觉得很浪漫。
这很危险。
这样的情况,不仅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前途,也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什么叫“扶持”?
便是让这些真正传承了非遗的继承人们,可以不用为了柴米油盐担忧。
不说大富大贵,但肯定衣食无忧。
当然,不可能一直扶持的。
挖掘艺术行业的经济方向,在扶持下将人带入正轨,如不想远行,那便尊重选择,给出奖励资金,然后聘请其教授手艺或是技能。
若是愿意远行,那就给你准备一匹千里马,帮你骑在马上,辅助你控制缰绳。
接下来的路,需要你自己去走。
这才是扶持。
本次项目便明确规定了不同程度,不同等级的扶持力度。
与院团分开,才好进行扶持目标的精准确认。
然后,等到这些工作做完了,进行到正式扶持的第二个阶段时,才会将民间与院团结合。
民间与院团结合,有时候或许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为了不出现问题,李景霖做出的决策是。
院团要做的,是完成一套档案资料,指定一个针对性强的专项保护计划。
接下来,则再无关联。
若即若离。
有合适的机会,可以快速的进行相互合作,统筹方便。
没合适的机会,两方人也不会有太多的业务平齐往来,各搞个的,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冲突。
这样的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