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第六十四章 渡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六十四章 渡河 (第1/3页)

    淮水两岸的浮桥架设了整整三天。

    架设浮桥的同时,一艘艘船只穿梭于淮水两岸。

    二十四日正午,中垒将军张硕登上了一艘水师航船。

    这艘船能载二十余水师兵士及额外的百名陆师,算是大梁最强大的战舰了。

    这一段的淮水河面不是很宽阔,但水势湍急,并不很好走。

    行船之时,张硕站在船头,静静看着对岸的石山。

    此山被淮水一劈两半,分为东西二硖石山。

    淮水流经此处时,拐了个弯,由东西向变成了西南、东北流向,故为东岸和西岸一一当然,也可以说是南岸和北岸。

    原本东硖石山屯住着两千名江州兵,水陆皆有。好在大半个月前被祖约调走了,却是去了一大障碍。

    不然的话,在渡河之前首先需要爆发水战,然后攻地势险要的山城。

    只要守军意志顽强,水陆配合,粮草充足的话,其实并不好打。

    水师战舰很快抵达了对岸。

    由度支中郎将兼任都水使者、水军都督的杨宝站在东石山上,对着淮水指指点点。

    如同工蚁一般的水军官兵扛着斧头、锯子,拉着牛车赶往各处树林,大肆砍伐,制成木桩,然后输往岸边。

    无数精壮的汉子跳入齐腰深的水中,号声连连,在东西二石山下游处树立木桩,以阻遏敌方可能溯流而上的舟师。

    很显然,他们打不赢晋国水师,无法「明拦」,只能用木桩或铁索「暗拦

    了。

    无论如何,一定不能让晋军水师截断大军后路,否则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先期渡河的银枪中营将士正在淮水东岸列队。

    当脚踏着坚实的大地之时,他们一个个都生龙活虎了起来,各自检查器械然后整队向东进发。

    二石山以东三十里处,还有一支部队被水师载过了河。

    姚兰脸上带着些病容,站在松软的河岸淤泥地里,艰难地行走着。

    质子军将士的状态不是很好。

    之前转战汝南、襄阳时,他们就有很多人不适应环境,这会到了汝阴,连月大雨,军中疫病丛生,死了不少人,甚至就连姚兰都中招了。

    论起对淮南、淮北环境的适应,出身雍秦的他们远不如银枪中营那帮河南八但如山军令之下,没有任何退缩的可能。

    他们将生病的人疏散至汝阴郡城,余众三千余步骑分批渡河,往八公山方向前进。

    桓抚带着四千人屯驻于山城之上,见到有人渡河,立刻登高望远。

    在他的视野中一-

    第一批渡河的骑兵已经翻身上马,慢慢驰骋了起来。

    在淮南这片土地上,大规模的骑军可不常见,当他们奔驰起来之时,寿春军民尽皆失色。

    不过这支骑军只跑了一会就停下了。多雨季节,土地泥泞湿滑,不少人落马了,这会正泥猴也似地破口大骂。

    骑兵身后的河岸旁,船只往来穿梭个不停。

    他们似乎在抢时间,在江东水师抵达之前,尽可能输送更多的军资、粮草过来。

    一些步军也开始列阵了。

    服色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人穿着锦袍,真是离谱到家。

    器械也不一样,看样子都用着自己较为顺手的东西。

    队列不是很整齐,只能说比一般的农兵好,但比精兵差了许多,甚至不如江东世兵阵列齐整。

    从这些特征基本可以分析出,这支部队成军时间不长,兵士多为富家翁子弟。如果说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的话,可能是他们的个人勇武了,技艺应该也比较娴熟。

    河对岸还有无边无际的人群在等待渡河。

    丁壮役徒们拉着木料,在河边一字铺开,不是打制浮桥便是准备沉桩拦河了想到这里,桓抚突然忧虑了些。

    别运兵啊,多运点粮草、箭矢、伤药过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