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第七十七章 家事与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家事与学 (第3/3页)

学两年后可以试经(考试),今还不到一年,自然没到考试季。

    太学最多试五经,但学习的内容远不止五经,事实上有十多本书。像诗书礼易之类的传统经典,时人也不太爱读一一《易》可能例外一些。

    盖因此时做官,最主要的是家世、名气。

    家世是天生的,没法改,名气却是后天的,可以操作。

    扬名的机会主要有二。

    其一是知名老登点评,这多多少少还是和家世挂钩;

    其二是清谈聚会一炮走红,为人称赞、传扬,或者靠长期经营人设,慢慢红起来。

    第二种方式对家世要求降低了很多,一般士族或寒门子弟也有可能走通这条路子。

    但在清谈聚会上,谈儒家经典是红不了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反感儒家那套东西,他们更亲近「放达」、「自然」、「真性情」,即「越名教而任自然」,探究生命的意义,玄之又玄。

    所以儒生极力批判这种意识形态,因为他们的地位降低了太多,完全被压制了。

    等到历史上南北朝那会,儒生还要大力批判佛学、道教思想,因为玄学热过去了,佛学、道学热再度兴起,儒学仍然被压制。

    士族子弟不知道怎么了,大部分人就是不喜欢儒学,无论他们学没学过,无论南方北方。

    邵勋觉得他奋斗了半辈子,威望、名气与日俱增,也算是「知名老登」了,

    或许可以通过点评的方式引导某些东西。

    清谈这种聚会形式,他觉得挺好,没必要禁止,只要议题正经一点就行了。

    因地制宜嘛,他最擅长这个了。

    等这方面出成果之后,太学的教材就可以更换一下了,反正学生们也不爱读。

    至于郡县两级的基础教育,目前只在胡人聚居区推广了,比如岢岚、平阳、

    西河、雁门、上党以及河对岸的上、雕阴、新秦等郡,各设郡、县博士一员,教个二三十名学生。

    全国推广绝无可能,不具备这个条件,承担不起这个代价,只能一步步来。

    九月十五日,邵勋下令于汴梁开设国子学。

    与太学面向所有阶层不同,国子学只招收公卿勋贵子弟,包括府兵勋官子侄辈皆可入学,只要有推荐信即可。

    学制与太学大同小异,暂时不会做大的变动,时机还不成熟,

    对邵氏王朝来说,根基还是勋贵,而非士族。

    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重叠部分,但终究是两个概念。

    他现在需要做的是护持好太学、国子学,让这两种新的选官途径稳定传承下去。

    比起九品官人法,太学、国子学的试经制度还是有一定先进性的,他所要做的就是不能让其沦为摆设,毕竟魏晋两朝就是如此。

    就当下而言,土人还不太会反对这种制度,盖因其本来就是魏普旧制,抵触程度相对较小,另外就是普通人的学识完全比不上他们,分去的「门人」名额较少,士族暂时不会产生危机感。

    这种改革,就比较轻松愉快了,因为压根没到图穷匕见的那一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