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第八十八章 应对之策(下)
第八十八章 应对之策(下) (第3/3页)
所出。」王悦说道。
「无子嗣,何以为君?」王导摇头道。
成婚一年,没有子嗣不奇怪,一妃四夫人无人怀孕也勉强说得过去,毕竟才一年嘛。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可就惹人疑虑了啊,谁敢赌?
反观太子司马衷,正妃诞下一女,妾室生下一子,虽同样子息艰难,终究还是有后的。
两相一对比,琅琊王就算本事再强,没有子嗣这一条就足够让他靠边站了。
在这件事上,诸葛道明怕是也措手不及,王导都有点同情他了。
不过,说完琅琊王司马冲,王导又看向儿子,叹息一声。
王悦脸色黯然。
他是嫡长子,成婚多年,同样没有子嗣。
世家大族子弟,不知道为何,子息艰难的比比皆是,以至于经常过继。
他已经不再服散了。不过停散之后,身体每况愈下,稍有些风寒,便头疼脑热,卧床不起,他可能已经没法为王家留后了,将来只能从弟弟那里过继一个奉祠香火。
见大郎那个样子,王导便不再多说了,转而道:「淮南、庐江之事,你怎么看?」
王悦平复了下心情,道:「山彦林治芜湖,开辟污莱,垦治良田,费神费力,怕是无力北上。纵有,也只是小股舟师罢了,恐难以驱走胡骑。」
「土断、检户是正事,山彦林其实是对的。」王导说道:「邵贼想必也看到了这点,故遣胡骑南下,四处袭扰,搅乱人心。若山彦林沉不住气,将安置流民的钱粮用于军争,大举北上,却堕了邵贼奸计。」
「西府还是有能战之兵的。」王悦说道:「其以祖约降众七千为骨干,另募流民、土人精壮数千,耕种之余,多番操练,渡江北上之后,辅以水师,或有所获。」
「山彦林非莽撞之人。」王导说道:「其或会北上,但以安抚人心为主,未必愿意以短击长攻鲜卑胡骑。如此也好,先堪堪稳住局面,安顿好百姓,操练好兵马。无兵无粮,如何久持?」
王悦了然。
芜湖现在算是山遐的「老巢」了。
那地方他去过一次,地域广阔,但渺无人烟。
境内森林湖沼一处连着一处,仿佛无穷无尽般。自春秋时就开发了,可至今成果寥寥,人口也很少。
朝廷侨置谯国于芜湖县,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就是一个没人要的地方罢了。
年前,山遐上书,请于芜湖侨置淮南郡寿春县,以安置去年迁走的淮南百姓,朝廷许之。
也就是到了这会,芜湖才迎来了巨大的机遇。
一万多户百姓涌入,分作二十余乡,各自垦荒,全靠宣城、丹阳等郡接济,
可谓难矣。
至少要到明年秋收之后,芜湖才能勉强自给。
至于为征战提供资粮,还得再等。
「先过完这个年吧。」王导拍了拍儿子瘦削的肩膀,轻声道:「去陪陪你母亲。」
王悦走后,王导继续在院中思索。
良久之后,他决定趁着年节闲暇,多写些信,发往江东大族,向他们详述邵贼南下后的利弊,坚定其抵抗的决心。
邵贼从未将你等放在眼里,今更要分食尔等资财、田地、人丁,以安抚其部众,何去何从,宜细思之一一这便是今年宣传的重点。